|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韩建慧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节的锣鼓震天响,乙巳新春也要由此画上圆满句号。
尽管民间素有“不过二月二,仍然是大年”的说法,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就是春节的休止符,在外拼搏的人们要再次背起行囊,守家在地的也会将心收回来,继续投入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带着旧岁的余韵,等待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则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此时,品味诗中汤圆,别有一番韵味。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宋代周必大《平国续稿》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云:“节食所尚,则浮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浮糖圆子”“汤丸”“汤团”“圆子”等,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