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内蒙古日报2月16日讯 (记者李永桃)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两新” 项目谋划及上门服务“送解优”助企行动的通知》。本次行动从通知印发之日起实施,至3月底结束。
“为落实自治区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和助企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切实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我们决定开展‘两新’项目谋划及上门服务‘送解优’(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环境)助企行动。通过各盟市发展改革系统深入园区、走进企业,精准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包装项目、申报项目、争取项目,力争各地区‘两新’项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全区稳投资、稳预期、稳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处处长王烨介绍。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2月17日上午,市委书记周金星调研强功能提品质建设精品城市工作。市领导李春晓、程重重、刘昌惠参加。
周金星先后来到市住建局住宅与房地产业科、城市建设科,了解房地产市场运行、城市更新等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他说,住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围绕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精品城市目标任务,自觉担当主力军,主动谋划工作,细化实化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住建领域各项工作新局面。突出安全、宜居、韧性,统筹好新区建设和老城更新,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品质形象。要注重在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停车难、办证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打造素质过硬、作风过硬、担当干事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振精神、干好工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讯 (记者赵永刚)2月1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景英到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调研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及零碳园区创建工作。副市长高博参加。
崔景英一行先后来到低碳产业园非常规水(一期)、轩华新能源绿色供电300MW光伏发电、内部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要素保障等情况,仔细询问存在的困难问题,现场研究解决措施。
■融媒评论
本报评论员
改革是破解转型难题的“金钥匙”,创新让更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全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会上,将改革创新确定为转型发展的关键词,明确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动力,努力闯出一条符合乌海实际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在转型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要用足用好改革创新这“关键一招”。乌海地域狭小、生态脆弱,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拼资源、拼成本、拼产业规模的发展路径不可持续。我们要向地域同样狭小、资源更加匮乏的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克难攻坚、开拓空间,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创新,为乌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中河源社区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465万元,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共绘发展“同心圆”。
近日,记者走进海勃湾区滨河街道中河源社区菊花茶产品的生产包装车间,只见几名工人将一朵朵花型完整的菊花整齐地摆放在烘干盘上,再插入烘干架,以备推入烘干机烘干。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72小时连续烘干、软化,这些菊花就能加工成为人们喜爱的菊花茶。这个茶产品生产包装车间和冷藏冷冻库房项目是该社区投资76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建设起来的,完善了菊花茶的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本报记者 赵荣
冷了可取暖、渴了能喝水、无聊有书读、累了可按摩、手机还能充电……自302公交枢纽充电站院内的新能源驿站正式开门迎客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车主到此充电。
2月14日下午,记者在302公交枢纽充电站看到,宽敞的大院被一分为二,东侧停放着正在充电的出租车,西侧两排充电桩一溜儿排开,供群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主王霞插好充电枪便拿着水杯走入一旁的新能源驿站,在饮水机上接杯热水,随后从书架上抽出《穿上夜色出行》,坐在书桌前品读起来。
新春伊始,我市人社部门紧盯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调研企业用工需求,归集劳动岗位,组织开展系列招聘活动,满足求职者需求,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图为近日海南区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 (鲁吟 摄)
本报记者 段维娜
“只需要登记一下,就可以在解忧杂货铺借到工具,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乌达区苏海图街道黄白茨社区居民邬改凤拿着刚借到的擦玻璃“神器”笑呵呵地说。
“啥是解忧杂货铺?”记者疑问道。
黄白茨社区党委书记李晔韬神秘一笑,带着记者走进社区内一间小屋。小屋虽小,“宝贝”却不少。屋内配备了多功能钳、打气筒、扳手、开孔器、胶枪、拐杖、轮椅等多种便民工具,有需要的居民登记后即可免费借用,用后归还即可,解决了不少居民日常的维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