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第03版:
  • 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0.53%

    本报讯 (记者刘春霞)日前,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64720户,同比增长3.75%;新增经营主体1994户,同比增长10.53%,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其中,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数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反映出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夯实粮食根基 赋能乡村振兴

    ■统筹“五区一河”治理之打造美丽农区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文/图

    【编者按】 今年以来,“五区一河”治理正绘就城市发展的崭新蓝图,而美丽农区建设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农区大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到清洁取暖改造为冬日带来温暖,从农区饮水品质的持续提升,到耕地保护与控药控肥守护“舌尖安全”,再到农业节水增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一项工作都与农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 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本报讯 (记者刘春霞)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市财政部门坚持“减少过程监管、强化结果监管”的总体要求,落实“管好两头,放开中间”的策略。事前,创新性地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预算评审”融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要求部门所有项目按规定编制绩效目标,针对新增重大政策与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这一举措既解决项目可行性问题,又明确合理资金量,为财政支出事前决策提供双重保障。事后,对项目绩效目标设定、实现程度、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025年,在预算编制中,评价结果与经费安排成功挂钩,压减资金1250万元,切实将资金效益提升到新高度。

  • 充电桩更“智慧”

    乌海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搭建了集监、控、管、维于一体的狮城充电运营大数据平台。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全市充电站的运行状态,包括充电桩的使用率、故障率、充电量等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充电服务。(刘春霞 摄)

  •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业腾飞

    刘春霞

    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土地产出效率,保障粮食安全,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完善等措施,显著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我市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匮乏,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确保粮食稳产高产,让百姓的“米袋子”更充实。

  • 补栽补种“早一点” 扮靓城市“多几分”

    去年,百姓帮帮团收到临街商户反映,门前一些树木枯死影响市容,但因当时气候不适宜补种。现在春暖花开了,我们了解一下枯树的情况。

    记者走访了海勃湾区多条主干道,发现部分街道绿化带中确实存在树木枯死、缺株现象。在新华街南北两侧缺失近20棵行道树,人民路也同样存在行道树缺失的现象。有些树坑空空如也,有些树坑已经被行道砖填平。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