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第05版:
  • “农超直联”畅通农产品“直销路”

    本报记者 张丽阳

    7月9日,记者走进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智慧文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放眼望去,翠绿枝叶间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西红柿点缀其中,种植户在垄间忙碌穿梭,采摘、装箱、搬运……

    大棚里,种植户宋莲莲正和村民一起采摘西红柿,这些娇艳欲滴的果实很快将被送往市区各大超市和水果店。宋莲莲说:“今天是我们的西红柿第一次进驻海南区的超市。目前,三区的超市都在售卖我们大棚里的西红柿。”

  • 旧墙添彩绘 带你“穿越时光”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苏海图影院、梅园照相馆、供销社、电话亭……近日,乌达区苏海图街道黄白茨社区的巷子里,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彩绘文化墙为这里增添了历史韵味和怀旧情感。

    “那个自行车上推着冰棒箱的场景和我小时候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感觉那时候的冰棍真甜。”

  • “周四居民接待日”倾听民声解民忧

    ■新时代“枫桥经验”乌达实践⑤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我们小区周边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特别严重,搞得人和车都很难通过,这该咋办?”

    “我们小区住户自己盖个房子,是不是违章建筑物?”

    ……

    近日,为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及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乌达区三道坎街道富强社区开展了“周四居民接待日”活动,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和综合执法队员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

  • 鲜甜玉米庆丰收

    7月11日,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的玉米节在居民和游客的期盼中拉开帷幕。活动采用零距离展销模式,帮本土农产品打开销路,又让居民以实惠价格买到优质食材,实现供需双赢。(张丽阳 摄)

  • 发挥智库作用 服务法治实践

    近年来,乌达区法学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作用,在深化理论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治人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推进平安乌达、法治乌达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把稳法学工作“方向盘”。乌达区法学会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充分运用“双百”宣讲、会员沙龙、微党课等载体,引导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法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 “四联”工作法创新打造区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近年来,乌达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实际,深入探索实践“四联”工作法,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创新打造区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联抓建设,打造“标准化”治理枢纽。乌达区以提升实战效能为核心,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采取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信访、劳动仲裁等部门常驻,风险多发行业主管部门轮驻,工会、妇联、心理服务等职能部门按需入驻,其他涉事单位随叫随驻的工作方式,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打造集“访、调、援、诉、疏”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同时选派6名政治素质硬、法律功底深、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常驻中心,统筹负责信访接待、网格督导、矛盾化解等核心任务,确保阵地坚实、力量精干。

  • 普法宣传

    近日,乌达区人民检察院在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搭建了小摊,开展“普法时刻”,为现场群众解读法律条文。(张丽阳 摄)

  • “小手拉大手” 凝聚共建美丽家园合力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近日,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乌达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

    乌达区各学校开设主题班会,以环保知识问答、案例分享、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掌握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环保知识,使绿色发展理念在心中扎根。同时,组织了丰富的环保实践活动,学生们参与校内环境卫生清扫,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并在社区、街道张贴,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