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第02版:
  • 我市13个项目获评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

    本报讯 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23年度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表彰名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申报的我市公共文化中心项目、海勃湾区2022年工业园区一、二期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等13个在建项目成功入选。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是引领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载体,在规范施工安全标准、带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标准化示范工地的申报工作,结合我市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服务等内容,择优选择具有代表性、影响力且受惠范围较广的重点项目予以申报。

  • 我市以“四心”举措助力诚信建设见行见效

    ■诚信乌海

    本报讯 (记者赵晖)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经营主体需求,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强监管”和“优服务”两条主线,以“四心”举措助力诚信建设工程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精心梳理,在“少查精管”上出实招。我市以执法监管频次最优化和经营干扰最小化为目标,运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减轻监管压力和企业负担。对16829户企业按照A、B、C、D四个等级信用风险由低到高设定“双随机”抽查比例,做到“高风险高抽查率、低风险低抽查率”,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 海勃湾至海南快速路公路养护工程预计11月底完工

    本报讯(记者刘洋)清理路面垃圾、施划路面标线……近日,记者在海勃湾至海南快速路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路面病害处理、沥青路面铺设,正在进行路面标线施划。接下来,我们将安装中央分隔带护栏,预计今年11月底全部完工。”海勃湾至海南快速路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副经理李云峰说。

  • 全市累计办理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业务2500余笔

    本报讯 (记者崔建敏)2021年10月以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实现19个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累计办理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业务2577笔,服务异地缴存职工2500余人。

    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实现跨省通办,为广大职工节约了两地往返的费用和时间成本,让更多职工感受到了住房公积金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 “就”在金秋 “职”面未来

    10月25日,市人社局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就在金秋 职面未来”2024年乌海市金秋招聘月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专场招聘,旨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与各类有用人需求的企业搭建对接桥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中,共有3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为各年龄段、各学历层次的求职者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陈佳男 摄)

  • 全市司法所坚持“五到位” 扎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近年来,全市司法所多措并举,坚持“五到位”,不断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质效,有效预防和减少再犯罪风险,助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信息核查到位。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天按时登录“智能化一体平台”,对监狱、社区矫正中心录入的服刑人员信息认真进行核查,及时准确掌握其基本情况和户籍所在地等信息。

  • 乌达区以基层治理“精度”传递民生“温度”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近年来,乌达区纵深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以学促干,以知促行提质效。乌达区紧扣网格化服务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通过专题授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动员各片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家访”,推动治理工作单元延伸到户、治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群众有需求、网格有响应、问题有解决,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整体水平。

  • 献出一份血 传递一份爱

    连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青年学生、市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为保障我市临床用血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图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踊跃参与无偿献血。(陈佳男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