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第05版:
  • 做“刀尖舞者” 闯“手术禁区”

    本报记者 陈洋 文/图

    大脑是人的“生命中枢”,在大脑和神经上“动刀子”风险大、凶险度高,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需要高超且精细的功夫。乌达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分秒必争,用心为患者保护生命。

    乌达区人民医院2010年成立神经外科专科ICU,由最初的十几张病床、仅有十几名医护人员,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十张病床、重症床位8张、医护人员37名的专业团队,成为全市重点神经外科,建成全市首个颅脑外科专病诊疗中心。

  • 乌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80%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今年,乌达区预计完成893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80%。

    近日,乌达区抢抓有利时机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富民社区农户杨团牛脸上洋溢着喜悦,他说:“可降解膜特别好,不用自己收,新安装的滴灌又省工又省水,施肥也非常方便。”

  • 巴音赛市场监督管理所获评“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

    本报讯 (记者陈洋)近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评定,乌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巴音赛市场监督管理所被评为“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

    自全国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乌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围绕加强党建引领、统一形象标识、强化基础保障、规范业务执法流程等重点内容,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时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市场秩序为己任,取得了显著成效。

  • 乌达区开展供暖保障排查工作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为进一步提升“温暖指数”,近日,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深入居民家中摸底供暖情况,确保广大群众温暖过冬。

    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乌达区热力公司等部门,依据乌海“12345”便民服务热线供热投诉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走访、排查了滨海C区、瑞丽新村、爱民小区等。检查人员每到一户,都详细询问居民家中供暖情况,并实地测温、采集室温数据,全面掌握真实、准确的供暖数据。对出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督促供热公司立即整改。

  • 两项目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车间认定名单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10月10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认定名单的通知》,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电石生产数字化车间成功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车间名单。

  • 乌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做好绿化越冬各项准备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为保障植物安全越冬,乌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抢抓时机,充分利用入冬前时间,多措并举开展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

    连日来,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苗木灌篱进行修剪及整形,及时去掉枯枝、死枝、病枝,增强植物抗病能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为提升苗木的抗旱和抗病虫能力,中心对所辖范围内所有行道树、绿地内的落叶乔木等开展涂白工作,并组织开展秋季打草工作,通过“人工锄草+机械打草”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杂草清理不留死角,有效防范火灾隐患。

  • 创新载体 推动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乌达区法学会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载体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力打造“筑安红柳”法治文化基层行品牌,切实依靠法治文化引领价值、规范行为、创新治理、促进和谐,努力做到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不断推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达、法治乌达。

  • 环保手工展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身边优秀的环保榜样,带动少年儿童关注科技发展,学习环保知识,10月21日,乌达区团结路小学开展了“科技筑梦 创想未来”2024年科技节启动仪式暨“新时代好少年”百件环保手工作品展活动。图为学生参观环保手工作品。 (陈洋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