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第07版:
  • 岁末年初 聊聊阅读带给你的收获

    本报记者 韩建慧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又值岁末,在这一年中,你读了几本书?哪些书籍曾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爱读书的市民,让他们晒一晒自己的年度阅读书单,聊一聊阅读带来的收获。

    科幻小说帮我生出探索世界的勇气

  • 《九条路:印度村庄一年》

    [英] 莱克茜·斯塔德伦 著 舍其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印度东部一个偏远的乡野岛屿上,丛林密密层层,那里有一个穆斯林村庄,在不断变化的红树林和河流景观中,村庄的女人生活在冲突、贫穷和动荡里,生活在一个左邻右舍离得太近,甚至让人感到不适的空间里。

  • 《儿女风云录》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儿女风云录》是作家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杂志《收获》2024年第5期。

    小说围绕上海老爷叔“瑟”“堪称颠覆”的式微人生展开。他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只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母子二人合起来一整部家族史,主旋律为失去,失去,失去,所以,最后的一点剩余,人生的托底,谁都不能让。小说时间跨越幅度长,承载的是一个个不同身世、命运的小市民的悲欢。柯柯、阿陆头、黑三;阿郭、“埃塞俄比亚”“啧啧”,环绕在瑟左右的男女,他们的人生都有残缺,都是都市中的失败者。 (转载自《海南日报》)

  • 从人类文明起源看文明转换关口

    我是许倬云,一个移居美国五六十年的老头子,已经九十多岁了。年迈老病之际,我愿意与大家谈谈话,是因为我觉得:作为中国人,应该对中国做出一定的回报,将我专业上所得所知与诸位分享。

    究竟为何,我们要设法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为何我们要尤其关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这个历史性的过程,过去是何种面貌,未来会走向何方?这是这本书,我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 《中国的军阀政治》

    齐锡生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引出“军阀主义”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军阀主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

  • 独具慧眼看“红楼”

    小说家潘向黎凭借从10岁起40年来对《红楼梦》的100多遍细读,厚积薄发,积淀而成《人间红楼》一书,既神奇又令人惊喜。她向来专注于“宝黛爱情”,由此伸展剖析,也一直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怀有一颗悲悯之心,影响她亦是颇为悲悯地解读各个人物。她问道:“为何整部《红楼梦》,皆因宝黛而起?为什么人人都拿黛玉当挡箭牌?曹雪芹的乾坤大挪移用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手笔?”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