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本报讯(记者刘春霞)为将《内蒙古自治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年)》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见成效,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市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呈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市经营主体达6.3万余户,同比增长3%。
■新春走基层
春节,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然而,对于消防员来说,这个节日却承载着别样的意义与使命。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新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时,消防员们正严阵以待,时刻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成为这个节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春走基层
当蛇年的钟声敲响,城市的灯火如星海流淌,在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检修车间,这里却依然亮如白昼。一群“检修蓝”正穿梭在轰鸣的机组间,1号机组的检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检修现场就是“主战场”,他们手中的工具、巡检记录本,是守护光明的“武器”,也是这个春节最温暖的“年货”。
本报讯(记者张舒怡)为深入贯彻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乌达区合理运用村(社区)资源,聚焦“当前商业企业不愿做、社会组织不专业”等短板,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助力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多层联动,构建网格“一张网”。乌达区大力提升网格人口精细化基层治理水平,发挥各部门优势,打破传统沟通壁垒,以党建为引领,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摸清弄明5个方面76项数据信息,编制《乌达区城市社区人口精细化服务指南》,推行“一图三卡两档”模式,打通卫健、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全域人口数据互联互通渠道,全方位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深入分析人口构成及需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精细化治理与服务新格局。
市人民广场改造后,重新构建了各年龄层活动空间,增设了运动休闲空间、儿童娱乐空间,完善和提升了基础设施,成为市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新天地。
(刘春霞 摄)
本报讯(记者王江宇)抢票拼手速的激动时刻,排起长队的观众,座无虚席的观影厅,飘香的爆米花味道……春节期间,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看电影,已经成为春节假期主流文娱消费形式。
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六部影片中,有神话史诗,也有现实题材,有动作视效,也有悬疑推理。“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真的太让人惊喜了,我已经‘连刷’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唐探1900》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今天和家人来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市民王琛说。热度爆表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春节档风头无两,市民高升说:“这部国产动画大片延续了上一部的精良制作,是我们自己的动漫大IP,我还要‘二刷’。”
内蒙古日报乌海2月6日电 (记者郝飚)日前,记者从乌海市海勃湾区商务局获悉,2024年,海勃湾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146.5万元,同比增长22.33%。
过去一年,海勃湾区进出口产品涵盖了新能源、钢铁制造、化工原料等多个领域,贸易对象遍布亚、非、欧等多个国家。辖区企业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津宏玮邦化工有限公司、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在出口业务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本报讯(记者黄建飞)2024年以来,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统领,坚持创新思维,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更有力的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协调督促推动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对照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标,结合2023年示范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短板,进一步“补低、扩中、拔高”,建立健全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机制,为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打好基础、提供保障。坚持监督贯通协调平台与法治督察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实地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
2月5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海勃湾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辖区集中充电桩站点和个人充电桩开展专项检查,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更为节日里的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温暖。
(韩韬 魏静 摄)
本报记者 赵永刚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深入挖掘“睦邻党建”内涵,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积极开展“五进小区”等活动,通过“日常陪伴、智能相伴”等形式,精准解决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困难,满足他们的微小心愿,让党的关怀与邻里之爱温暖人心。
家住铁西小区的孙淑焕是滨河社区一直牵挂的孤寡老人之一,最近她的身体状况引起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注意。一个多月前,孙淑焕的髋骨骨折做了手术,一直未恢复,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得知情况后,便隔三差五到家中探望,了解她的身体、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