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0日 第01版:
  • 内蒙古下达15.79亿元支持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

    内蒙古日报2月18日讯 (记者杨威)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按照主管部门资金分配意见,自治区财政近日将中央财政预拨内蒙古的2025年以旧换新资金、自治区配套资金共15.79亿元全部下达至各盟市,以支持全区各地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其中,下达中央财政预拨内蒙古的以旧换新资金15亿元,下达自治区配套资金0.79亿元。

  •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申铖

    习近平总书记17日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许,极大鼓舞了干劲、提振了发展信心,必将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周金星参加指导海勃湾区委常委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2月18日下午,市委书记周金星参加指导海勃湾区委常委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会议通报了海勃湾区委常委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本次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市委常委、海勃湾区委书记郭轶杰代表区委常委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并作自我剖析,常委班子其他成员依次发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市委第一督导组有关同志作了点评。

  • 用只争朝夕的干劲勇夺“开门红”

    本报评论员

    一季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就能掌握全年工作的主动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就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目前,一季度已经过半。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没有歇一歇的时间、等一等的余地,要锚定目标、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抓项目开工复工、抓企业复产投产、抓消费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经济发展“全年稳”的基础。

  • 乌海消费市场“焕新”热潮涌动

    ■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本报记者 王江宇

    今年1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为红红火火的消费市场再添一把柴。不少消费者趁着补贴换购汽车或手机,商家也抓住时机推出花式优惠活动,新一轮“焕新”消费热潮在乌海掀起。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销售门店,了解新政策落地情况。

  • “洗脸机器人”

    ■我在一线

    本报记者 鲁吟

    智能机器人能清洁光伏板吗?2月17日,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一期海南区100MW光伏项目现场,看到令人惊叹的一幕。

    在一排整齐的光伏板一侧边缘,安装了一个浅绿色的狭长装置,中午12时,一把3米多长的超大号刷子,从这个装置内自动“吐”出,沿着固定轨道在光伏面板上匀速前行,瞬间将灰尘污渍扫荡一空,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整排光伏板清洁完毕后,刷子又自动返回原点。

  • 给煤矿插上“科技之翼”

    本报记者 白杨 文/图

    近年来,五虎山矿业公司充分发挥智能化综合效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及交互模式,打破系统间的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安全生产各系统间的融合互通、信息联动,生产全过程智能联控。

    最近,五虎山矿业公司对井下011205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面由曾经黑漆漆的空洞变为由集控中心、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采煤机、配液采区集中供液泵站系统、视频监控、千兆网络等组成的“智能化工作面”,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系统融合,形成了“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远程实时监控指挥”的智能化生产模式。

  • 镜头里的金婚

    ■我在一线

    旗袍上的樟脑味、粉饼扬起的细尘、老人们反复整理衣角的动作,构成了比影像更鲜活的记忆。近日,在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化妆镜前,78岁的田智渊老人挺直了腰板,化妆师轻轻将他泛白的鬓角梳理整齐,老伴张凤娥摸着身上绛红色旗袍的盘扣,笑着打趣:“老头子穿唐装,比当年娶我时还精神!”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