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 第03版:
  • 汇聚爱国强军正能量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抓紧抓实“一二三四”,即“一套教育体系”“两个教育关键”“三个教育节点”“四个教育组织”,构建起“广播上有国防之声、电视上有国防影像、报刊上有国防栏目、网络上有国防网页、微信上有国防互动”的立体宣传格局,持续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 清明节期间我市推出 十项免费便民措施

    ■我们的节日·清明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3月2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清明节期间,为切实保障市民安全、文明祭扫,市民政局特推出十项免费便民措施。

    十项免费便民措施包括:一是免费提供鲜花。市殡仪服务中心免费向祭扫的市民每人赠送鲜花1枝,鼓励市民采用“鲜花换纸钱”的方式祭扫。二是免费提供“丝带寄哀思”活动。市殡仪服务中心现场免费提供黄丝带、祈福卡,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三是免费提供便民辅助设备。市殡仪服务中心为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众免费提供轮椅、电瓶车服务,并安排专人提供墓地引导服务,帮助市民快速便捷找到祭扫地点。四是免费提供清扫工具。市殡仪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扫帚、水桶等清扫工具,方便市民清扫墓地周边环境。五是免费提供清洁毛巾。在市殡仪服务中心入口处及主要祭扫区域免费发放白毛巾,方便市民清理墓碑使用。六是免费设立便民服务台。服务台免费供应姜枣茶等暖心饮品,并配备有急救箱和充电设备,提供祭扫物品暂存服务,供有需要的市民使用。七是免费提供“时空信箱”特色祭扫服务。市殡仪服务中心设置了“时空信箱”,供市民投放写给逝去亲人的信件,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八是免费使用遗体守灵厅。市殡仪服务中心免费提供遗体守灵厅使用(3日内),市民不得在小区、街道等公共场所搭设灵棚,不得噪音扰民妨害公共秩序。九是免费开通公交专线。4月2日至4日,市公交集团公司免费开通公交“祭扫专线”,保障市民清明祭扫便捷出行。十是免费提供网上云祭扫。市民朋友通过关注“内蒙古乌海市殡仪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点击下方“在线祭扫”,可免费进行网上祭扫。

  • 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

    ■文明大家谈

    段维娜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近日,市民政局推出的十项免费便民措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更为文明祭祀提供了服务支持,值得点赞。

    倡导文明祭扫,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清明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通过祭扫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祖先、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祭扫,就是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清明节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 远离非法集资

    近日,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盛世社区携手海勃湾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珍惜一身‘血汗’,远离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活动,帮助居民守好“钱袋子”。图为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 (毕晓敏 摄)

  • “凤凰巧娘手工坊”里学手艺

    ■文明实践推荐官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3月26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墨香梨园社区“凤凰巧娘手工坊”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桌子前,摆弄着手中的扭扭棒、针线、掐丝、羊毛毡,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逐渐成型,大家一同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用指尖上的艺术编织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 积分兑换扬新风

    3月28日,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举办“积分兑换添活力 文明之花绽新颜”知识竞赛暨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段维娜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