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第02版:
  • 草莓住上“小高楼” 种植户日子节节高

    本报记者 王蒙 文/图

    4月22日,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富海观光农业园草莓科技小院里,和一般大棚种植的草莓不同,这里的草莓都生长在一排排整齐的种植架上,红彤彤的草莓挂在枝头、悬在架上,十分惹人喜爱。

    走进草莓大棚内,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抬眼望去,离地一米多的种植架上种满了生机勃勃、长势喜人的草莓;穿梭在种植架间,一颗颗鲜红欲滴、圆润饱满的草莓宛如璀璨的红宝石,从绿叶间“探出头”来,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种植户牛尚海正在察看采用立体栽培技术的草莓长势情况。“这是一种三维立体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前一亩地最多种8000株,现在能种2.4万株,产量提高了3倍,而且草莓个头更均匀,卖相更好。”牛尚海告诉记者,这种种植方式不仅省工、省力,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摘草莓也不用弯腰了。此外,这种种植模式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节水50%。

  • 《跟着课本去旅行》乌海站新闻发布会举行

    本报讯 4月25日,我市举行《跟着课本去旅行》乌海站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湖南广播电视台《跟着课本去旅行》栏目制片人、资深媒体人郭海峰详细介绍了栏目的规划与目标,并表示将通过镜头与文字,构建知识、实践、情感“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展现我市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为观众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同时,发布会推出了乌海沙漠生存、书法之旅、葡萄科普、爱国主义教育等研学主题线路。

  • 在看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

    “10年前,我在宁夏沙坡头腾格里沙漠教孩子们辨认骆驼刺,和孩子们一起领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10年后,我们即将跟随《跟着课本去旅行》走进乌海,但这一次,我们能体会到的不仅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水墨画卷,更是驼铃摇响‘沙海变绿洲’的奋斗史诗。”4月25日,湖南卫视主持人李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 资金扶持 技术培训 创新模式

    本报记者 刘春霞

    “去年入股就赚了不少钱,今年我在农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项目和一号地种植项目各入了1股,一共2700多元。咱们这集体经济合作社越做越好,往后大家的腰包一定会越来越鼓,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脱贫户王占亮在村股权协议签订大会上高兴地说。

  • 2024年度内蒙古沙滩足球锦标赛开赛

    本报讯 (记者郭浩)4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主办的2024年度内蒙古沙滩足球锦标赛在我市拉开序幕。

    本次比赛为期5天,将进行5轮15场比赛。共有来自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5地的6支代表队、150人参加,比赛采取单循环赛制,6支队伍将按照最终积分进行排名。

  • 内蒙古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研修活动在我市举行

    本报讯 4月24日,2025年内蒙古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市第六中学举行。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200余名科技教育骨干参加培训,重点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STEM课程开发等前沿内容。

    本次研修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市科协承办。作为深化京蒙教育协作的重要举措,活动特邀北京市科技教育专家参与授课指导。研修采取“理论+实践”模式,设置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环节。在专题讲座环节,专家们分享了STEM课程设计经验,解析了AI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创新等内容。参训人员还实地走访了海勃湾区第二小学科创实验室、北疆家居文化博物馆等地,观摩特色课程,感受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创新。自治区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多样化培训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王玥)

  • 中老年人 气排球赛开赛

    4月25日,由市体育总会、市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海市分公司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市中老年人气排球交流选拔赛在海勃湾区文体中心开赛,比赛为期两天。 (韩刘洋 摄)

  • 关于设立乌海市生态环境 突出问题举报热线的公告

    为全面推进美丽乌海建设,坚决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热线,并按照《乌海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奖励,具体事宜如下: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