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记者走基层
本报记者 刘洋
“天气数据是如何监测出来的?”
“气象观测站啥模样?”
“气象观测设备都有啥?”
……
4月27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乌海机场内的乌海国家基本气象站,“探秘”这座气象站的工作过程以及各种天气监测的“黑科技”设备。
一块625平方米的“草坪”便是乌海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里地面观测业务设备所在地,19种地面观测设备直观地呈现在眼前,这些“方盒子”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绝技。可偌大的观测场内,一个人影也没有,与想象之中,工作人员身着工装在户外做人工观测的情景大相径庭。
本报讯 (记者崔建敏)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稳健开局,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量共计12项,合同成交额为1.9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今年,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科技工作部署,把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实现保质增量。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从技术领域来看,登记数量最多的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占比为25%;从技术合同类别来看,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1.936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99.7%,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额45.8万元。
本报讯 目前,乌达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4月24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一、二层主体结构已完成,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三层屋面钢筋绑扎工作,为后续三层屋面混凝土浇筑做准备。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610.86平方米,为局部4层框架结构建筑物,一、二层为托育服务中心,设置140个托位,三层及局部四层为托育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乌达区托育服务供给能力,承接部分育儿责任,弥补家庭自我服务的短板,提升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效果,改善我市公办托育服务基础条件,提高托育服务水平。
■美丽乌海
4月25日,车辆行驶在景色如画的乌达区滨湖路。道路两侧花草与乔木灌木搭配相得益彰,景观设计独具匠心,道路宛若一条玉带穿梭在彩林间,组成一幅美丽画卷。 (王超 摄)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乌海能源公司召开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该公司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效能,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乌海能源公司结合科技创新管理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定期汇报制度、重点项目调度督办制度,强化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责任落实,确保项目进度可追踪、成果可量化;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细化规范过程管理;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共享、推广应用工作,梳理国家能源集团和行业内科研成果,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攻克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认真总结提炼科研项目成果,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机制;重点梳理科技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专项解决方案,切实提升科技项目管理效能。
■党旗飘飘
本报记者 刘洋
“这是反诈防诈宣传单,大家在送外卖的时候可以随时向居民发放,我们有义务成为反诈的支持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近日,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华苑社区依托“小哥驿站”,开展了反诈防诈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外卖员作为政策传递员,将反诈防诈宣传单传递给千家万户。
为全面推进美丽乌海建设,坚决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热线,并按照《乌海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奖励,具体事宜如下:
近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金箔画里绘流光 睦邻共聚享非遗”金箔画制作活动,居民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金箔画。(黄建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