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第04版:
  • “把脉”江源 守护“中华水塔”

    □新华社记者 李劲峰 陈杰 李思远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水系纵横,人烟稀少,长期处于科研“空白区”。

    2012年以来每年开展的江源科考,深入长江源区,摸清生态“本底”,研究变化规律,成为对长江源开展次数最多、覆盖最广的科研活动之一。一批批科考队员克服高原反应,“把脉”江源生态,守护“中华水塔”,成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写照。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 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魏玉坤 周圆)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服务业继续恢复。1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比1至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与1至9月份持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

  • 六部门发文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14日发布通知明确,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为深入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助力稳住经济大盘,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 河南济源: 黄河湿地冬景如画

    11月14日拍摄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景色(无人机照片)。

    初冬时节,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五彩斑斓,美如画卷。

    新华社发(苗秋闹 摄)

  • 迎峰度冬 电厂存煤大幅提升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戴小河) 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目前电厂存煤大幅提升,9月以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电煤供应形势持续向好,有效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求。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33.2亿吨,同比增长11.2%。从重点产煤地区看,晋陕蒙新煤炭产量占全国的80.9%,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90.5%。

  • “木瓜哥”的“黄金百香果”

    11月14日,“木瓜哥”邓福斌在护理“黄金百香果”母本园。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青年邓福斌1998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到海南三亚创业,种植木瓜。2012年超强台风“山神”把不少木瓜吹落,为了不浪费,他通过微博发布免费赠送木瓜信息,“木瓜哥”因此得名。

  • 于川雅:一“新”一“毅”用“足尖艺术” 讲好中国故事、红色故事

    □新华社记者 于力 赵洪南

    “木兰、木兰、木兰……”

    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里,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和演出的舞剧《花木兰》落下帷幕,现场近2000名观众自发起立,一边热烈鼓掌,一边用普通话热情地高呼花木兰的名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0日上午,记者见到党的二十大代表、辽宁芭蕾舞团首席主演于川雅时,她正用2019年8月《花木兰》初次海外演出时的盛况为年轻演员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觉得,那一刻,来自不同国家的观众们发自内心地表达了他们对咱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喜爱和认同。”花木兰的扮演者,正是于川雅。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