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第05版:
  • 构建“123”工作法 筑牢应急值守防线

    随着疫情等复杂因素的增加,人行市中心支行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合基层履职实际,探索建立“123”工作法,做到“全天候值守好、全时段响应好、全过程调度好、全环节处置好”,保障辖区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转。

    围绕一条主线 深化党建引领

    人行市中心支行提高站位,深入领会上级行及我市关于加强应急值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应急值守工作放在高质量推进基层央行新发展阶段的全局中来谋划,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衔接有序;压实责任,围绕职能定位,完善《政务值班制度》《政务值班应急处置流程》《政务值班工作报备制度》《政务值班“零报告”制度》,将建强中枢保全局、规范运转促落实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围绕“时间上化整为零、方式上多措并举”这一原则,通过开展线上主题党日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方式,将办公室党支部学习教育常态化、作用发挥最大化,确保值班室党员学习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

  • 人行市中心支行:让金融“活水”更精准流向实体经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人行市中心支行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中,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和对经济金融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任务要求,立足我市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好党中央赋予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

  • 乌海银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

    本报讯 近日,乌海银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活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专题宣讲结合乌海银行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健康发展,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阐释,并就乌海银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 提升服务“温度”

    近日,内蒙古银行乌海安居支行进一步对营业网点软硬件设施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打造适老金融服务品牌,持续推动“适老”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完善与优化,不断提升服务“温度”。图为工作人员为老年客户介绍金融业务。 (蒙银 摄)

  • 爱心捐赠暖人心 疫情防控有温情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本报讯 11月16日,工行乌达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乌达区政务大厅各个窗口单位捐赠了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消毒液、酒精喷瓶等抗疫物资,向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 农行乌海分行“首贷户”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讲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故事

    “农行乌海分行对我们中小企业的首贷政策真好,手续便捷,办理迅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助力企业持续发展。”近日,乌海市正宸工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激动地说。

    据了解,该企业属于小微建筑企业,主营业务为石灰石、白灰、矿山设备销售等。近年来,因受到疫情、市场因素等影响,资金周转出现一定困难,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农行乌海分行在得知企业情况后,第一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并于当日成功为其办理贴现业务100万元。

  • 理性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近日,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个人养老金产品是指符合金融监管机构要求,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包括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

  • 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科协、中国银行、中国联通日前联合印发方案,共同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满足老年人对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切实解决他们在高频生活场景中智能应用的现实困难,助力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享受智慧生活。 新华社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