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5日 第01版:
  • 我区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六连增

    《内蒙古日报》1月23日讯 (记者高慧)据自治区商务厅消息,2022年我区实际使用外资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6%,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实现连续六年增长。

    据了解,我区对外资企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外资主要投向第一产业,农牧业配套设施投资占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75%,同比增长1.1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8亿元,占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16.9%,同比增长37.5%。

  • 2022年我市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20亿元

    本报讯 1月19日,乌达产业园的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生产车间全力运转,包装线旁工作人员忙碌不停。2022年,企业成功申领首份对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对外出口税率大幅下降,出口实现大幅增长。

    1月20日,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仓库前,数十辆大货车有序排队,工人们配合默契,有序搬运,呈现出热火朝天赶工忙的场景。作为园区首家享受海关通关便利化政策红利的企业,在关企联络员手把手指导下,企业生产的碳酸亚乙烯脂产品迅速抢抓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但实现了出口“零”突破,更成为我市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的又一新“动力源”。

  • 便捷消费丰富百姓生活

    ■新春走基层

    冬日清晨,身着睡衣、穿着棉布鞋的乌达区益民佳苑小区居民于阿姨,从家里出门步行3分钟,来到楼下刚开张不久的超市,花了不到10分钟,她便挑完了中午做饭所需的食材,并在超市隔壁的药店,买了小孙子吃的维生素片。随后,她在小区的智能快件箱里,取上了在网上购买的快递。

  • 项目建设不停工

    ■重点项目展示

    春节期间,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的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建管廊、铺线路,预计两套PTMEG装置将于3月份试车。

    该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5亿元,主要生产BDO(1,4-丁二醇)、PTMEG(聚四氢呋喃)、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利税约10亿元,对我市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 公交司机张东林: 值守春节岗 温暖回家路

    ■新春我在岗

    春节,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不过,每一年的春节,总有一些人不能与家人及时团聚。他们牺牲了小家的幸福,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是为了能把更多的人送回家,同亲人团圆。他们,就是一直奔波在路上的公交司机。

    1月21日上午10时40分许,记者在海勃湾区青少年生态园路检站见到20路公交司机张东林时,他已经结束了当天第一趟的运营。今年春节期间,他的排班安排在除夕和正月初二上午。实际上,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春节期间,他都坚守在岗位上,驾车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为乘客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确保市民的正常出行。

  • 不断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

    ■部门访谈

    “今年乌海两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准确体现了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日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昌慧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乌海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委、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办公室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