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07版:
  • 达人荐书:几本好书,带你领略美好的秋天

    本报记者 韩建慧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总是不吝惜赐给秋天最美的模样,北方秋叶黄,南方丹桂香,倘若此刻能出门去走走,领略祖国河山美丽的秋景,当是最惬意的事。

    倘若暂时不能出门饱览秋色,那也没关系,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眼睛可以,目光不能到达的地方,阅读可以。书里一样有千般秋色,只要你愿意阅读,一定能从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

    熊建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该书仿照先秦诸子著作的体例,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为“古籍通例”,讲述了古籍的目录、校勘、版本、避讳、辨伪等基础知识;外篇为“子曰诗云”,介绍了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的源流及30余部经典著作。内、外篇共53个小专题经纬交错,覆盖阅读古籍可能碰到的各类问题。此外,在正文之外,每个专题的文末均附有“小贴士”,介绍该主题下专业、经典、可读性强的研究著作,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起到提供“津梁”的作用。

  • 《心流学习法》

    【美】约瑟夫·克奈尔 著 陆萌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著名自然教育家、作家约瑟夫·克奈尔,全球共享自然协会创办人,约瑟夫将他的整个生命深深地与自然融为一体,著有《与孩子共享自然》《深度自然游戏》《来自天地的感动》《倾听自然》《共享自然》等一系列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书籍。其中,《与孩子共享自然》以20种语言出版,荣登美国1890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5部“帮助儿童、家庭与自然联结”的著作之一。约瑟夫在1979年组织成立了“全球共享自然协会”,与人们交流分享他的自然哲学和教育方法,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约瑟夫独创的户外心流学习法的理念,与蒙台梭利、加德纳、杜威和皮亚杰的教育思想,并列为世界五大教育理念。

  • 中国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文学创作也在逐步转型。长篇小说《中国农民》,从阅读体验的角度讲,改变了我们对农民群体的传统认知;从文学创新的角度看,塑造了全新的农民形象,拓展了农民主题的文学创作空间。

    作为一名女作家,本书作者周习跋涉山河,在行走中创作了《土窑》《盐碱地》《天干地支》《行走乌蒙》《碧海金滩北戴河》等一批有生活温度的作品,在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之间,她自由切换,但是无论如何,她的起点和落笔,都关注现实生活以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长篇小说《中国农民》延续了这一创作特点,同时又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新的突破。

  • 《旅德故事》

    王安忆 著

    文汇出版社

    《旅德故事》是王安忆于1988年到1992年三次旅居德国的游记散文集。全书一共17篇文章,从德国北部的历史名城吕贝克一路向南,经过汉堡、波恩、柏林穿越黑森林,到达慕尼黑。作者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写人、写物、写己。表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思考与认识。

  • 《音乐之恨》:让哲思潜入寂静之海

    在《音乐之恨》的首页,有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诗:音乐在忧愁上洒下了几滴遗忘的祭酒。忧愁之于沉淀着回忆的灵魂,正如渣滓之于盛着酒水的酒壶。

    这样的开篇于我而言,充满了诱惑,如同该书作者所说,我们用布匹包裹着一种声音的裸露,它来自婴儿时期,伤势严重,无声无息地待在我们体内深处。这些布匹有大合唱、奏鸣曲、诗歌。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