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第01版:
  • 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

    新华社记者

    冬日里,北京图书大厦人流涌动。

    一楼大厅里,读者手捧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在墨韵书香中热切阅读着。

    这本近7万字的权威辅导读物,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充盈的博大文化情怀、展现的鲜明实践品格跃然纸上,发人深思。

  • 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 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 对外开放 越走路越宽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赵晖

    近年来,我市聚焦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枢纽优势,着力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外开放水平不断跃升。

    补齐短板 畅通通道

    我市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全面拓展与唐山港、天津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合作,招引思多尔特等全球运输服务公司,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通过建设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乌海内陆港、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乌海服务中心、乌贸通外贸服务平台等方式,着力帮助企业提高物流时效、降低运输成本、便利进出口业务。目前,2—6类危化品运输到天津港运费下降30%,帮助宜化化工、和利化学纤维、包钢万腾通过天津港进出口货值4000万元。

  • 政策“含金” 企业舒心

    ■乌海民营经济 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 王超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推进力度,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有问题 找“管家”

    ■我在一线

    “滨水佳园小区二次供压0.40MPa、二次回压0.35MPa……”12月9日,在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黄化中心站办公室内,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智能热网监控系统、供热运行参数、实时运行状况等,值守的“供热管家”邢磊和技术人员正通过监控系统密切观察各个小区换热站各项供热参数的变化情况,不时操作着电脑记录数据。

  • 乌海打出改革组合拳为国企“强身健体”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内蒙古日报记者 郝飚

    进入冬季,热闹了大半年的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褪去往日的喧嚣,进入了一年中的淡季。

    尽管这些天游客少了,但在乌海文旅集团,所有职工仍然忙着策划冬季游玩项目和走出去参与冬季旅游推介。集团上上下下团结一致、铆足了劲儿,力争让乌海湖在冬季焕发新的光彩。

  • 重点项目“加速跑”

    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35万千瓦低热值煤自备电厂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类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建设者抢工期、赶进度、保质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计划建设2台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机组的自备电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8亿元、年利润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王超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