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韩建慧
作为一名立志“读书破万卷”的爱书人,您是否曾有这样的困惑:想读书却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纸质书不方便携带,把书籍资源下载到手机里随时阅读,却发现时间长了视力堪忧。
有这些困扰怎么办?也许,用耳朵“阅读”就能解决。听书不损伤视力,既可以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又可以解决想阅读却没有带书的问题。
[英] 约翰·林奇 著 安梁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用英语撰写的研究玻利瓦尔的重要传记作品之一。传主西蒙·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的风云人物。他首先是一个富有雄才伟略的革命者,因为他先后将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被拉丁美洲人民尊奉为“解放者”;他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所倡导的民族解放原则对拉美国家的独立斗争和独立后的政治制度建构影响深远;他更是一个广受认可的卓越政治家,委内瑞拉、大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政府都曾在他的领导下投身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时期的风云际会。
清人莲塘居士在《唐人说荟·例言》中引宋人洪迈的话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这话虽不一定真是洪迈说的,但此观点把唐人小说跟唐代最具标志性的文学形式——诗歌相提并论,还是颇有见地的。不过,尽管三百多年前的清人就已经提出了这一看法,直到今天它也并未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孙晓娅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四运动以降,越来越多优秀的女诗人“浮出历史地表”。本书选取冰心、林徽因、陈敬容、郑敏等具影响力的中国现代女诗人及其代表性诗作进行研究,以点带面,力图还原中国现代女性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和丰富的历史成因,探察她们的审美旨趣、诗性感悟、情思向度、史家定位乃至超卓的诗艺成就和传奇人生,勾勒出近现代文化语境中女性诗歌的创作群像。 (转载自《北京日报》)
在《春水流》这部小说集中,可以看到两个系列小说已具雏形:一是都市系列小说,《小武哥》《房祭》即属于这一系列;二是“卞庄”系列故事,如《扎纸人的人》《黄纸白花》均属于这一系列。两种题材看似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群体与生活,实际上共同表达着一种主题,也是这部小说集最重要的主题,即人类栖居的艰难。栖居并非仅仅意味着对固定处所的占有,亦指心灵的解放与自由,显然《春水流》中的主人公们在这两个维度上均面临着极为残酷的处境。
[美]马特·麦卡锡 著 杨晓霖 译
广东科技出版社
从“菜鸟”医生到外科专家,距离有多远?除了高强度的技能训练,还有哪些因素在默默催化?本书讲述了马特·麦卡锡在当实习医生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技术——人文的双轨训练,从而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的经历。 (转载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