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 第02版:
  • 全市“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举办

    本报讯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全市“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来自各区、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驻市各单位分管普法工作的领导或从事普法工作人员,部分农区(社区)“法律明白人”、“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等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培训。

  • 学思践悟谋发展 蓄势赋能启新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们这样干

    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 耿海军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凝聚全党意志、体现人民意愿,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每深学一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时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 29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资金监管

    本报讯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推广以来,市文体旅游广电局通过“互联网+监管”的方式,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管理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截至目前,我市29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平台,实现线上选课、购课、缴费、销课、评价等全流程交易和对接,为新报名的学生网上购课打通了渠道,实现了交易全程智能化监管。

  • 我市再发放电子消费券300万元

    本报讯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连日来,我市发放了“约惠乌海 畅享生活”政府电子消费券300万元,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通过“建行生活”“云闪付”App发放电子消费券,用于开展商超、汽车、家电等多个商贸行业促销活动。今年以来,我市“约惠乌海 畅享生活”已累计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550万元,带动消费交易额1.6亿元。

  • 市住建局推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本报讯 市住建局把“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作为推动公平公正监管、促进良好营商环境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检查人员、企业名录库、项目名录库分步分类实施跨部门联合检查,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

    自2021年以来,市住建局开展部门内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5次,跨部门联合检查7次。检查涉及房地产、施工、监理、物业等各类企业20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27份,并将检查结果录入自治区协同监管平台;与综合执法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和执法长效机制,移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案件线索15起,圆满完成了年度检查任务。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近日,乌海供电公司海南供电分公司组织开展了“深学细悟新思想 砥砺奋进新征程”专题学习会,通过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融会贯通学,准确领悟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

  • 织密民生保障网 提升群众幸福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

    本报记者 孟荣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先,加大救助政策落实力度,健全完善救助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创新救助服务方式,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加大救助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兜住底”

    加大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政策执行力度。我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对低保对象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适度提高补助水平,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目前,全市核定低保对象4472户6769人,特困供养救助329户330人。

  • 反邪教宣传

    近日,海区镇北社区开展了以“崇尚科学 抵制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社区志愿者、网格员通过走访商户、发放材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居民自觉远离抵制邪教,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 (黄建飞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