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本报评论员
这次主题教育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就是要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纠正行为偏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本报讯 9月18日,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报告会在我市举办。
报告会上,多位来自水资源节约利用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水资源的利用、生态保护、水库治理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发言嘉宾结合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了对水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解,共同为我市进一步扛牢扛实黄河入蒙首站首责把脉支招。
本报讯 9月16日,在内蒙古大唐海勃湾水利枢纽公司的中控室内,随着运行值长操作指令的下达,敞开式泄洪排沙正式结束,5孔电站排沙孔依次关闭,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水库开始蓄水。这标志着此次黄河上游干流梯级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正式结束。
连日来,在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可以看到滔滔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奔涌而出,宛如一条黄色巨龙,场面十分壮观。9月7日,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安排部署,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启动今年第一次排沙调度运用。9月9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敞开式泄洪排沙作业正式开始。本次排沙调度联合黄河刘家峡、青铜峡、万家寨水库共同进行,系黄河上游干流水库首次联动调水调沙。
■专访
9月18日,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我市举办。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张红武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就黄河流域工农业发展用水缺口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红武说,由于黄河“几字弯”区域内几大重点能源基地长期面临水资源限制,能源和资源的经济潜力难以挖掘,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受限。所以,节水是解决黄河中上游地区能源转型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城市必须依靠高效的节水技术与工程,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黄河上中游地区经济腾飞。
■专访
9月18日,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我市举办。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冰以《内蒙古黄河流域农业节水认知与高效农业发展思考》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多年来,徐冰一直从事灌溉原理与技术、作物需水与灌溉制度、精量灌溉决策原理与技术、灌溉用水管理、农业水土环境领域的研究。围绕“推动节水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建议。
■专访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的崇高事业,今天听了市领导对乌海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详细介绍,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院院长左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左芸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重大,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基本上引自于灌溉水源地,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业节水的支持。乌海市加强农业节水控水,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深度推进农业工业水权转换,是解决缺水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专访
“目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一个主要瓶颈。此次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将众多专家学者和沿岸相关单位汇聚于此,大家共享节水技术,共同探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法,对我们走好有力保障水安全、高效利用水资源、明显改善水生态、有效治理水环境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将起到积极作用。”自治区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处长贺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9月16日,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司法局、乌海军分区在市人民公园举办“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全民国防教育月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了国防教育宣传资料,开展了国防教育知识线上答题。活动激发了群众热爱国防、学习国防知识、参与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 (王蒙 摄)
□内蒙古日报记者 郝飚
甘德尔山,蒙古语意为哈达,因山势蜿蜒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这座矗立在乌海城市中心的高山不仅是城市的最高峰,发生在它身上的绿色故事更是乌海人民大力弘扬“三北精神”,不屈不挠持续播绿,誓让沙洲变绿洲的真实写照。
秋日的甘德尔山满目青翠、绿树成荫,行走于山中仿佛置身天然氧吧,从半山腰向西远眺,成片的树木好似绿毯般一直延伸至乌海湖边。此情此景让任何人都很难想象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寸草不生的城边沙漠。
经研究,决定对以下拟任干部进行公示。
一、公示名单
颜闻君,女,1983年4月生,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乌达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三级调研员、四级高级监察官,拟任市辖区党委副书记。
李世超,女,1985年5月生,研究生,法律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四级高级法官,拟提名为市辖区人民法院院长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