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侯德宇的书法主要以隶书为主,其自言通过对隶书的学习受益匪浅。近日,侯德宇对记者介绍了书法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侯德宇说:“小时候看到父亲总练字,过年的时候还给别人写春联,这让我对书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最开始学习书法就是父亲给了我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我就照猫画虎地瞎写,也没有人教,真正正规学习书法是在20岁参加工作以后。那时候自己练字,感觉没什么进步就开始四处拜师学艺。”
■“两个打造”·墨香乌海
敖文儒,1954年生,斋号儒林草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2011年,其作品入围“齐白石奖”全国书法展。2012年,作品入展“乌海杯”全国书法展及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获“中新杯” 全国书法展优秀奖。2013年,作品入围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入展“铁人杯” 全国书法展及“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展;获第三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展佳作奖。2014年,作品入展“中国情、中国梦”全区书法展。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与其父并称为“二王”,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王献之从小有书法天赋,王羲之对他用心栽培。《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王羲之在他背后偷偷地抢王献之的毛笔,但是被牢牢握住了,抢不过来,于是王羲之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这则故事记载于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的《晋书》,这是惜字如金的正史,其事当有所据。后人将此理解为写字时,拿笔要有力,要紧紧握笔,这是错误的。还不如理解为王献之写字时心神专注,笔一有动静,手马上有反应。这才是王羲之认为王献之书法有天赋的原因。《王献之传》又言:“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