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第05版:
  • 凝神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近年来,海勃湾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海勃湾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从提效能、优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全区通办”双向联动 一键完成企业异地注销

    本报讯 9月13日,一封企业注销办结的通知书从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寄往鄂尔多斯市。这是海勃湾区政务服务局全面推行“全区通办”以来又一例“不见面”就审批办结的案例。

    王女士在海勃湾区经营着一家商贸公司,由于人在外地无法亲自前往海勃湾区窗口办理注销业务,便通过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提出申请。在接到办理申请后,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立即审核受理,并在半个工作日内,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网进行了业务登记、流转、办结,最终寄出了结果。

  • 东环路社区 反诈宣传进门入户

    本报讯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网络诈骗逐渐成为犯罪分子重要的作案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防诈骗能力,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海勃湾区海北街道东环路社区积极开展“花式”防诈宣传活动,以反诈宣传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群众反诈意识。

  • 市第八中学被教育部 认定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

    本报讯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经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专家复核,教育部认定了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市第八中学榜上有名。

    近年来,为全面普及和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增强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在意外事故现场能够进行有效自救互救的能力,市第八中学积极开展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急救教育工作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分块抓、全员行动一起抓的领导和运行机制。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要求,每年至少培训100名学生,利用学生军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社会实践等渠道,组织开展学生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展示活动,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急救教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园急救设施、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 构建“四方四联”机制 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建“红色物业”品牌,通过党建引领、联动赋能、健全机制等方式,探索构建由街道党工委主导,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小区党支部四方联动体系,逐步实现党建活动联办、小区要事联商、品质服务联评、矛盾纠纷联调的“四方四联”工作机制,做实“红色物业”大文章,构建物业服务“红色链条”。

  • 文艺演出

    9月15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举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邻里情”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段维娜 摄)

  • 送学上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员学习“不缺课”、思想“不掉队”,长青东社区党委组织网格员上门开展送书送学活动,为老党员送去理论学习读本,让老党员感受到社区党委的关怀和温暖。 (毕晓敏 摄)

  • “社区工坊”:让家门口的“小修小补”回归生活

    ■记者基层行

    “王阿姨,孩子刚买的裤子有点长,帮忙修个裤边吧,下班我过来拿。”

    “胡大姐,钥匙给你放下了,配好了我一会儿过来拿。”

    ……

    在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的“社区工坊”里,记者看到,前来修衣服、配钥匙、修自行车、补胎的居民络绎不绝。

    曾几何时,各式各样的修理匠背着工具箱走街串巷随时服务,或在胡同口摆一个小摊儿就开始小修小补,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楼越建越高,商场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整洁,那些“小修小补”的画面却渐行渐远,只能存在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依稀记忆中。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