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罗宗
听说城郊的野菊花开得特别绚烂,我们决定趁周末天气晴好之机,骑车去看看。
清晨,我们一行4人骑上自行车,行驶在大道上,欢声笑语伴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犹如一首轻快的乐章。出城向北骑行4公里,便抵达了那片位于两河交汇处的三角洲。
远远望去,河洲上覆盖着一层金色的毯子,璀璨的野菊花在秋风中肆意盛开,仿佛无数颗闪亮的宝石洒落在大地上。我们停下车,兴奋地扑向那片金黄。
落尘
木叶摇落
长空雁度
寒蝉已缄默不语
淡云疏雨生凉
于内心逶迤而来
季节的燥热偃旗息鼓
在微茫的暮色四合
静赏竹影扫窗尘
用恬淡的心
打磨岁月尖锐的石头
那些过往的疼痛
唯美的誓言
在肃穆中
快速愈合,转身
随风飘逝
无须透露内心的悲喜
关于结局
一直在耕耘的土壤里生长
收获
常胜
随着秋季的到来,倭瓜(南瓜)大量上市。妻说要做一顿新鲜菜肴,原来是烩倭瓜,就是用倭瓜、豆角和土豆做成的大烩菜。看着餐桌上软烂入味、鲜香适口的倭瓜烩菜,60年前家乡的记忆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我小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时期。勤劳的母亲在我家的房前屋后开荒种地,种下很多瓜果蔬菜,其中就有倭瓜。在众多蔬菜中,倭瓜应该是最好种的作物。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用小铁铲在田头地脚翻起头天浇湿的泥土,撒下几粒倭瓜籽,再轻轻拍实,不几天两片嫩芽就像两个小手破土而出,怯生生承接着阳光雨露的爱抚。不用一个月,倭瓜便吐出嫩绿的细秧,像蛇一样向前爬去。除了正头以外每隔一段,便有一枝旁头生出,切掉旁头,正头才可健康延续。随着瓜藤的延伸,第一枝杈间开出一朵形似喇叭花的嫩黄花儿,紧接着又开一朵,我们按照妈妈的指点,将第二朵棒槌形花蕊的花套在菊花形花蕊上。后来才知道,这叫雌雄相配,也就是人工授粉。又过了一个多月,瓜秧蹿出4米之多,雄花多雌花少,妈妈只保留了两朵,其余全部切掉。妈妈说,倭瓜只能保留一两朵,再多就长不好。此时再看瓜秧,拇指般粗的瓜秧上一个比一个大的倭瓜由浅绿到深绿整整齐齐地安卧在硕大如葵的瓜叶下乘凉。再看那瓜叶,直直的茎托起叶,远远望去,就像铺在水面上的荷叶,郁郁葱葱,煞是喜人。转眼间进入秋季,我们将一个个成熟的倭瓜摘回家。先放在屋檐下面,像一道小小的彩色的墙,上冻之后,又都搬进柴房里,我们的饮食便在早饭或晚饭中有了倭瓜伴随。
岳灿
深秋
那抹深沉的金黄
是大自然最后的盛宴
枫叶如火,燃烧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片都承载着故事
在风中轻轻摇曳
深秋的雨
细密而绵长
像是天空的低语
诉说着不舍与思念
它滋润着大地,也洗涤着心灵
让一切都变得清澈透明
而我,站在这深秋的尽头
感受着时光的流转
每一阵风过,都是岁月的轻叹
摄影
(李昊天)
张月平
一座山,已经霸占文学的江湖多年。
贺兰山站着,看着远方,目光穿透唐诗宋词。白云努力向上飞翔,想与它并肩作战。
风劲。抚摸过的地方,都留有手印。浅淡如梦,深似林海。被磨砺过的坚硬,更有质感。由内而外,散发出对抗的力量。
马踩过的石头,铁花四溅。
刘海清
教了一辈子汉语言文学
你一定比我更知道
什么叫无可奈何、束手无措、无能为力
但你不知道
那个初冬
你的溘然长逝
你的还背着书包的女儿
躲开人群,使劲揉搓着自己的头发
就像揉搓一张无法更改的判决书
该是怎样的无奈、无措、无力
一场风,接着一场风
冬天,就过去了
刘荣昌
那日傍晚,20多岁的女儿独自去观影,估计电影已散时,我就计算着孩子几点到家,还顺手发了个微信:路上注意安全,别走错道儿啊。女儿秒回了个“嗯嗯”的表情。不一会儿女儿回来了,她悄悄对妻说:“妈,爸爸怕我找不着家,为确保道路的精准性,吓得俺刚才骑上小黄车,特意打开了‘导航’。”妻拍了拍女儿的头说:“爸爸这是不放心,快洗洗睡去吧。”我支棱起耳朵听着娘儿俩的对话,思绪忽然回到自己儿时那次“走错路”的经过,便和妻叨唠了起来。
张卫东
秋,万里晴空碧水流。
轻舟壑,露竹劲风修。
秋收
秋,稻熟田园漫道悠。
丰年好,百姓乐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