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韩建慧/文 齐艳芳/绘图
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如期至。
重阳节刚过,霜降便如期而至,北京时间10月23日6时15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
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节,气温持续降低,水蒸气凝华成霜,于清晨降落;黄叶随风飘零,生物潜伏敛藏,大地走向静谧。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我在河南读书的时候,曾在霜降时节跟着家里有土地的农村同学回家挖红薯。
作为一个工业城市里长大的小孩,我在去广袤的豫中平原读书之前,是典型的五谷不分、稼穑不知,而且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平整、宽阔,简直能用“一望无垠”来形容的土地。
舍友阿燕见我对啥都很好奇,就经常在周末带我回老家去玩儿。她所在的县城距离我们读书的城市不远,只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就能到达,回村更是方便。镇子上到处都是她的同乡或亲朋,有在镇上开菜店的,有开饭馆的,有做裁缝的,经常往返于镇村之间。下车之后只要随便去问上一问,立刻就能找到正好要回村去的老乡搭个便车,面包车、拖拉机、三轮车,甚至还有突突突冒青烟的摩托车,总之,老乡们都异常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