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第05版:
  • 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保扩面成效显著

    织密保障网

    医保参保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参保群众及时了解最新的医保政策,目前,已开展各项医保政策宣传活动20余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医保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切实提升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

  • 探索多元共治模式 赋能治理提质增效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 段维娜

    近年来,海勃湾区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心系群众办实事 “民情书记”解难题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海勃湾区海北街道青山社区创新工作方法,将“民情书记”和“访到家”相结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0月18日,青山社区“民情书记”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共同开展了辖区内私搭乱建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旨在消除社区内私搭乱建带来的安全隐患,维护社区优美环境和公共秩序。

  • 延伸服务触角 提升服务质量

    本报记者 毕晓敏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为先”理念,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帮办代办”服务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更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创新模式

    打造“保姆式”关怀

  • 追寻红色记忆

    为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近日,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 熔铸民族之魂”主题活动。图为幼儿体验用独轮车搬运物品。 (陈洋 摄)

  • 扎根共育“石榴籽” 浇灌校园“民族花”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毕晓敏

    在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有一位深受幼儿爱戴、家长尊敬、社会赞誉的园长——王素梅。她不仅在教育领域精耕细作33载,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2019年,王素梅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这一荣誉背后,是她对教育事业无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懈追求。

  • 非遗漆扇制作

    近日,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海达社区关工委与海勃湾区图书馆共同开展非遗漆扇手工制作体验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毕晓敏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