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记者陈洋)11月28日,乌达区谱翔花苑二期开展“交房即交证”活动,这是乌达区首个实现“交房即交证”的楼盘,是乌达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果,更是破解新购商品房“领证难”“拿证晚”问题的新实践。
在交付现场,小区业主同步领取到房屋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体验一站式交付服务,交房领证“零时差”,实现了住权与产权同步。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 陈洋
治安巡逻、纠纷化解、反诈宣传……近日,在三道坎街道,一群“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服务,他们便是南城义警。
三道坎街道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排查难度大、矛盾纠纷易发。为推进“平安乌达”创建工作,使辖区向社会治理现代化迈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12月,三道坎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组建南城义警队。
本报记者 张丽阳
今年以来,苏海图街道兴华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网格化排查、多元化治理”工作机制,以网格为依托,通过矛盾纠纷化解,把问题解决在社区网格内、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中国行 看非遗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文/图
“天下武术如花园,三才翻子赛牡丹。艳花虽有千万种,怎能比我三才翻。”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才翻子拳传承至今已逾百年。
三才翻子拳源于河北省文安县史各庄,系南开大学武术教练吴彩云所创建,后传于河北武术大师李玉良;李玉良传裴锦春、赵鸿斌和张建国(乌海人);张建国又在乌海传艺给赵海滨等人。其拳法以三才(天地人)为理,翻子为法,是内外合一、独特的传统拳法。整个拳法中贯穿着“三才”之象,“易学”之理,以“三”做根,如三易、三至、三能、三才等。三才翻子拳有防身、强身和修身功能,不仅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益人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拳法。目前,乌达区共有两位四代传承人刘东贵、张蒙军。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和家庭的反家暴意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文明和谐,乌达区妇联走进商场、社区等开展“反对家庭暴力,共享幸福生活”普法宣传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日前,乌达区科协走进乌达区团结路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陈洋 摄)
■短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