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崔建敏
要问乌海的孩子周末喜欢去哪玩,乌海青少年创意园一定是孩子们的必选答案之一。经过多年创建,这里打造了主体功能区、冬夏令营区、亲子露营区、素质拓展区、青年创客筑梦空间和劳动实践基地6大区域,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习玩耍的好去处,成为节假日家长和孩子们的必去打卡地,这里还有学习会、相亲会、青年夜校……也成为乌海各族青年朋友们创业、学习、交流交往的实践基地。
本报讯 (记者姜瑜)12月20日,乌海市社会工作(政校社)创新合作示范项目签约揭牌仪式暨政校社合作首次培训班在市市民服务中心举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严冬,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付金泉等人出席了签约揭牌仪式。
在签约揭牌仪式现场,市委社会工作部、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市威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方代表签订了《乌海市社会工作(政校社)创新合作示范项目框架协议》。严冬、付金泉共同为该项目揭牌,并为三区项目点海勃湾区海北街道、乌达区五虎山街道、海南区金海社区授牌。仪式结束后,100多位社区工作者参加了政校企合作首次培训班。
本报讯 (记者张舒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12月19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数字平台——“民营经济之窗”启动运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闫爽出席启动式。
近日,市民委举办了“和美乌海·新故乡”2024年海勃湾南部零工市场温暖冬至活动。
活动现场,乌海乌兰牧骑队员为工友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节目,海勃湾区民委、区人社局等8家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册、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向工友们讲解就业、社保等政策。同时,为他们发放了200多份饺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关爱与温暖。(王蒙 摄)
本报讯 (记者郑彩虹)12月19日,中共乌海市文艺行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全市文艺行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旨在加强协会思想政治引领,创新工作形式,将党建工作融入文艺实践活动中。
会上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共乌海市文艺行业委员会的批复》,宣布了文艺行业党委组成人员名单,并通报了文艺行业党委成立筹备工作情况。文艺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分别对2024年及2025年协会工作及党建工作情况和下一步计划作了发言。
本报讯 近日,市中医蒙医医院24小时中药智能取药柜在一楼门诊大厅启用,方便了患者。
以往患者只能在煎药房服务的时间段取药,如今,随着24小时中药智能取药柜投入使用,患者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取药时间,只需通过收到的取药码短信或扫描智能取药柜屏幕上的二维码便可取药,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以前我每次都要在固定时间段来医院取药,还要排队,现在有了这个智能取药柜,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可以顺便把药取上,真是方便了不少。”市民苏日娜说。
本报讯 (记者赵永刚)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引导在职党员深入社区网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力。
精准对接,吹响服务集结号。滨河社区建立了详细的在职党员报到台账,根据党员特长与个人意愿,设立政策法规宣传、文明实践服务、安全隐患排查、法律援助等多个岗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党员与社区的精准对接。线上,通过在职党员微信群和在职党员“连心桥”系统,定期发布志愿服务岗位与项目信息,方便党员认领;线下,组织党员走进小区,与小区党组织“结亲”,确保人岗匹配,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最大效能。
■乌海供电 守护光明
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海勃湾供电公司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客户只需在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即可享受全程电子化的便捷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图为近日,工作人员在商铺宣传线上办理用电业务知识。(范露丹 董志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