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第05版:
  •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今年以来,乌达区试点推行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精网微格”治理机制,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提升网格组织发动、应急响应、快速动员能力,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

    乌达区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体系,赋予网格党组织协调使用专职网格员、社区协辅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居民自治骨干等网格工作力量的权力,建立网格党组织成员包联微网格和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通过微信联络矩阵、每日一访等方式,健全网格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常态化穿透式联系服务群众渠道。

  • 奏响文旅体深度融合“交响曲”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文/图

    黄河泥塑《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作品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并荣获银奖;

    今年共组织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13万余人次,举办体育赛事共9场次,各项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

  • 暖心服务为群众幸福“加码”

    本报记者 段维娜

    近年来,乌达区新达街道颐景佳苑社区从“暖”字下手,积极探索“阵地+队伍+资源+服务”文明实践新路径,依托以楼门“汇”客厅党建品牌,以“颐家亲队伍”为服务载体,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群体,将左邻右舍紧紧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从而打造“阵地融通、居民融入、资源融聚、服务融心”的服务体系,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暖意持续涌动在辖区居民心中。

  • 翰墨飘香 指尖生花

    本报记者 陈洋 文/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来到市第十六中学小学部教学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声音传入耳中。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市第十六中学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引入课后延时服务,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领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 “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今年,苏海图街道振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