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第02版:
  • “实地调研+专题培训” 推动接诉即办提质增效

    本报讯(记者刘洋)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深入我市三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开展专题调研,并举办全市接诉即办工作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培训”双轮驱动,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再优化、效能再提升。

  • 乌海市全民国防教育筑牢“精神长城”

    ■外眼看乌海

    内蒙古日报记者 郝飚

    “我们所在位置是展厅的序厅,左手边是国防捍卫者主题打卡墙,旁边玻璃柜内展示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使用过的冲锋号、军用医疗箱和军用磁石电话交换机,这些实物诉说着厚重的历史……”4月6日,记者来到刚揭牌不久的乌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展厅,聆听着讲解员深入细致的叙述,浏览着展厅内的一件件陈列品,国家在国防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以及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不禁令人敬仰、赞叹。

  • 乌达区多措并举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本报讯 (记者黄建飞)近年来,乌达区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挥“专业第三方”独特解纷优势。乌达区打造法学会智囊团,发展各行业领域会员力量,组建法学会专家库,推动建立10家法学会会员基层服务站(点),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资源力量,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培养“法律明白人”110人;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开展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等,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 暖阳“植”春色 添“绿”正当时

    ■美丽乌海

    4月9日,我市在机场路西侧举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乌海军分区官兵共计500余人参加植树。参与者热情高涨,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每一棵树苗都承载着人们对绿色家园的向往,它们将在这里扎根生长,为城市构筑起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 以党建“红网格” 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本报讯(记者刘洋)近年来,海南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创新推行“联建+多元”工作机制,通过构建网格化组织体系、健全协同共治机制、延伸为民服务触角,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质效跃升。

  • 老旧小区无物业?创新治理方案来了

    ■记者走基层

    本报记者 斯琴满都海

    有问题,找物业,但一些老旧小区经常处于无人管理、无人清洁、无人维护的“三无”状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小”问题给老旧小区居民添了“大”麻烦。今年,海勃湾区新华街道康乐社区党委积极探索无物业小区治理新路径,逐渐摸索出党建引领自治的“铁三角”模式,让无物业管理的通用机械楼小区旧貌换新颜。

  • 关于设立乌海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热线的公告

    为全面推进美丽乌海建设,坚决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热线,并按照《乌海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奖励,具体事宜如下: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