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城市里的工业印迹
本报记者 赵荣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又凝聚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精神。近年来,作为工业文明“遗珠”的工业遗产频频被“擦亮”,逐步形成了“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融合”的中国经验。
■市井故事
杨星灿
夜幕低垂,繁星满天。忙碌完一年中最后一天的人们,连同这座小城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市领导机关办公大楼和机关大院里漆黑一片,万籁俱寂,只有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光。
1967年12月31日下午5时许,办公室的一位秘书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胡主任让我通知你,今天晚上8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中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1968年元旦社论,市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在三楼会议室集体收听广播,座谈讨论,请你按时参加。”
■市井故事
程应峰
1980年的夏天,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每一个备战高考的学子的心。我是一个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满心期待着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然而,命运却在关键时刻给了我一记重击。
在高考前两个月一个平常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当我打开课桌盖板时,整个人都呆住了。里面空空如也,我辛苦整理的书籍、资料和笔记本全都不翼而飞。书上、笔记本上都记录着我高中时期的学习心得、老师强调的重点,在当时,那可是我最金贵的东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