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第03版:
  • 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咱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制作手绘小夜灯,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制作方法。”近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一间教室内,黄旭欣老师正在上课。课堂上既有孩子和家长一同前来,也有专门报名来提升艺术修养的市民。

    这是市美术馆面向我市居民开设的美育课堂。

  • 特产店里的“秘密”

    ■平安乌海

    本报记者 张楚研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作为公益诉讼的传统4大领域之一,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我市检察机关重点关注的领域。

    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全面贯彻食品药品领域“四个最严”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高质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公益诉讼让社会治理更显成效

    ■短 评

    ◇ 张楚研

    2024年,我市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70件,行政公益诉讼立案67件,提出检察建议51件,对行政机关未履职整改的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其中,对3家企业长期欠缴土地出让金、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依法立案,督促行政机关收回欠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663万余元。开展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在安全生产、无障碍环境建设、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立案16件。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开展飞线充电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督促主管部门在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口1088个,电瓶车禁入电梯智能检测系统83套。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2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获评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 乒乓球比赛

    4月20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市乒协举办的“国家能源焦化杯”2025年第五届全市乒乓球比赛闭幕。此次比赛,38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展开了激烈且精彩的竞技。活动不仅为我市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切磋技艺、增进交流的平台,更借助体育运动满足了我市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 (张楚研 摄)

  • 不约夜宵约夜校 青年“夜生活”新潮流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白天上班辛苦一天,到了晚上不少年轻人选择回家刷手机或与朋友聚会享受休闲时光。近几年,团市委打造的“青年夜校”在我市流行开来,免费的课程、丰富的内容、优秀的师资力量,成为不少青年人“夜生活”的新选择。

    “注意,唱歌张嘴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跟说话不太一样,大家跟着我一起练习。”4月17日,在乌海科学技术馆的一间声乐教室里,一群青年人跟着老师学习唱歌技巧,这是今年“青年夜校”的课程之一——“青年合唱团”课程。

  • 爱心义诊进社区

    近日,海勃湾区新华街道新海社区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医务人员为辖区居民群众测血糖、量血压、做B超、把脉问诊等,并为患有常见慢性病的居民提出指导意见。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了居民保健意识。 (黄建飞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