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文/图
走进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智慧文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硕果累累。五颜六色的小柿子饱满结实、晶莹剔透,工作人员步履匆匆,忙着分拣、打包。
一颗颗小柿子,是当地村民的大“柿”业。“今年,玻璃暖房中共种植了18个品种的小柿子,有黑色、白玉色、金黄色、纯绿色、大红色,还有稀奇古怪形状,比如这个橙红色的长条柿子,我们将这些五颜六色的小柿子作为今年文旅综合体推出的第一个商品,一盒10元,团购则8元一盒。”泽园新村党委书记李军表示,小柿子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订单。
本报记者 段维娜
6月27日,乌达区第十一届文明集市暨“‘集’聚人才,‘市’绽文明”现场招聘会在五虎山街道办事处举办。活动深度融合就业服务与惠民举措,为求职者和企业打造高效对接平台,并将丰富的便民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这场招聘会不仅是一场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更以“文明集市”为纽带,将政策咨询、文化传承、暖心服务融为一体,绘就出一幅惠民生、传文明、促发展的温馨画卷。
本报讯 为切实提升平安乌达、法治乌达建设水平,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6月26日,乌达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联合区扫黑办、区反邪教协会、新达街道颐景佳苑社区、政法各部门开展“流动法律超市 护航美好生活”普法宣传活动。
“走过路过,法律知识不要错过”“平安建设你我他,共享和谐千万家”……颐景佳苑小区广场长廊处传来阵阵吆喝声,映入眼帘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讲活动,“法律流动超市”吸引来往的居民群众热情围观。“第一次见到这样新颖的普法宣传活动,不仅有颜值很高的后备箱普法摊,还能在朋友圈发法治标语集赞兑换精美礼物,希望社区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社区居民王女士热情地说。各单位的宣讲员一边发放宣传手册,一边与群众近距离沟通,实现了普法宣传“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
■新时代“枫桥经验”乌达实践④
本报记者 张丽阳
“东边的1号菜地认领人是成叔,中间这块地认领人是孙姐。”“今天来和邻居一块施肥,让菜长得更好点。”在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团结社区的团南小广场,每天都有居民来照顾自己的小菜园。
据了解,团南小广场前身为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33户窑洞房,2018年7月,居民搬迁安置,拆迁后的空地便被社区规划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小广场。但后期因管理困难,广场绿植未能长久存活,环境卫生成了大问题。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今年,为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乌达区巴音赛街道先锋社区推出精细化服务模式,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近日,先锋社区深入碧海二期小区开展“流动办公桌”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将办公地点搬到居民家门口,现场为居民办理高龄认证、医保政策咨询、就业政策咨询等高频服务事项。以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上班族需要前往社区排队等候,现在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社区点赞。
近日,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民达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居民心中的家园形象后,组织热爱非遗文化的居民、志愿者共同制作掐丝珐琅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民达社区居民眼中乌达区的发展和变迁。 (张丽阳 摄)
近日,乌达区三道坎街道在乌海西站站前广场建起火车头造型公交站——“守望号”,其中包括LED屏幕车厢、四色工作法车厢、拍照打卡车厢、便民工具屋车厢等,为路过的乘客和居民提供集思想引领、民主议事、服务惠民为一体的阵地。 (张丽阳 摄)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张丽阳)近年来,乌达区坚持以“系统化、精准化、法治化”为支撑,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运行,同时聚焦基层治理痛点,着力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调处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