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第03版:
  • 有了物业“大管家” 小区旧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 张楚研

    “自从引进物业,小区有人管了,环境提升了,安全有保障了,真是太方便了。”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大庆社区大庆北二区居民刘玉香高兴地说。

    大庆北二区建于1998年,住户585户,小区人口密度大,一直存在着规模大、设施旧等问题,且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无人清洁、无人维护的“三无”状态。小区没有门禁、摄像探头全部损毁,安全无法保障;绿化用水供应不上,植被无人打理,大多枯黄;无人清扫,小区里到处都是垃圾、动物粪便和尘土;只有一个快递存放点,还时不时歇业,居民取快递不方便……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一直在与各单位协调,清理垃圾、给植被浇水等等,但是社区管辖的范围太大了,辖区内11个小区中有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光靠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大庆社区工作人员王子熙说。

  • 加大监管力度 守护幸福“食光”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体现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健全食品安全常态化治理机制,持续创新监管方式,用实实在在的成果织密食品全链条“安全网”,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交通安全宣传

    近日,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联合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国道大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有奖问答、为居民电动车辆粘贴反光条等方式,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张楚研 摄)

  • 食品安全监管不容“隐秘角落”

    ■短 评

    ◇ 张楚研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发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忧思。食品安全无小事,“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这不仅与商家的根本利益和品牌形象密切相关,也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身体健康。

    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零容忍”,不仅是消费者的基本态度,也是法律的底线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2021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的包装上应有标签,标签应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等基本信息。早在2009年就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证食品安全。

  • 流感患者的饮食与健康指导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造成的传染性疾病。流感的症状可轻可重,最常见者为高烧、流鼻水、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和疲倦感。流感的并发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感染以及造成其他疾病恶化(如哮喘或心脏衰竭)。因此,了解流感、预防流感、科学护理流感患者,对于守护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寒冬送温暖”

    本报讯 (记者张楚研)近日,我市出现寒潮天气,为有效防范极端天气对滞留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的潜在威胁,在市民政局领导下,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

    加大街面巡查力度,确保无遗漏救助。为全面掌握流浪乞讨人员动态,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对城区的车站、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商业街区、商场、市场等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的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在夜间时段增加巡查班次,确保全天候、无死角覆盖。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