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著名的《快雪时晴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是王羲之在雪后初晴时,带着愉快的心情写给友人“山阴张侯”的问候信札。信的大意是:我是羲之,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我提笔时,雪已停,天空放晴了,想必你近期一切安好吧?那件事情现在还没有结果,是我力所不及没办好。
■唱响“北疆文化”品牌 墨香乌海
本报记者 李浩 文/图
张宪云,1961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20世纪70年代与书法结缘,一直勤耕不辍,迄今已学习书法近50年。
张宪云自幼喜爱绘画,初中时,开始跟随老师学书法。“正所谓‘书画同源’,书法中的线条、中锋用笔等方面也有助于绘画创作。”他说。此后几十年,张宪云坚持临帖创作,书法已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主攻隶书,兼习行书。来到乌海后,浓厚的书法创作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他,他日常观看书法展览,与书友们交流,书法创作水平不断提升。他认为练好书法需要坚持,要有执行力。
900多年前宋代的某个冬季,天气极为寒冷,雪一场又一场地下,文人墨客们纷纷写信关心亲友的境况。黄庭坚的《雪寒帖》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封写给友人的信札,黄庭坚在信中问友人:“雪寒,安胜否?”
《雪寒帖》全文为:“庭坚顿首,承见谕,早尝过此,延伫甚久,何以不至耶。雪寒,安胜否?大轴今送,然勿多示人,或不解此意亦来索,匠石斫鼻则坐困矣。庭坚顿首。明叔少府同年家。”在信中,黄庭坚首先表达对明叔少府的关心和问候,提到自己早些时候曾到访,和未能及时前去拜访的原因;并询问友人下雪天寒冷,是否能承受得住。同时,黄庭坚说自己已将某物品(可能是书籍或书画)送出,希望友人不要轻易展示给其他人看,以免引起麻烦。信中内容,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也反映出他沉稳低调的为人处世风格。
本报记者 李浩
韩进发,1944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日前,记者在海勃湾区林荫街道依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法室见到韩进发时,他正在临帖习字,对照书帖,笔蘸浓墨,轻轻落笔,一幅行书作品出现在眼前。书法室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出自韩进发的手笔。冬日午后的阳光洒满书法室,书法室中洋溢着墨香,静谧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