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市井故事
马亚伟
那天,婆婆的几个老姐妹来家里找她玩。几位老太太在客厅聊天,我在书房收拾书柜。
婆婆说话嗓门大,我在书房听得清清楚楚。“前几天我儿媳妇带我去旅游了,去的那个地方特别好,有山有水,哪儿都好看。中午我们在大饭店吃的饭,有一道红烧猪蹄,吃起来真香啊,咱们做不出人家那种味道。还有好几个菜,我都说不出菜名,反正就是特别好吃!我们出去这一趟,花钱可不少呢!不过我儿媳妇说了,不管花多少钱,能买妈开心就值!哈哈,我上辈子修来的好儿子、好儿媳……”大家听了婆婆的话,客气地夸她有福气。
■市井故事
高鑫婉
“妈妈,快来,给我拍张照!”
“我看看,我看看!”
……
我抢过妈妈的手机,仔细翻看照片,一个五五分身子、头小的我,旁边挨着半个瀑布,这构图太“绝”了。
正在准备开口,绞尽脑汁想如何措辞不至于“伤害”到我妈时,我的母亲大人,早已站在自己想打卡的区域,拿出一条鲜艳的粉色绣花长丝巾,举过头顶,嘴巴摆出一个O型,配合着后踢腿的高难度动作。“快照,快照!”母亲大人一声令下,我机械性地完成了拍照。
■影像乌海
本报记者 赵荣
拂去历史的尘埃,翻开珍藏的城市相册,乌达矿务局、红楼、乌海火车站、“一通厂”、跃进火力发电厂、漠中泉啤酒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岁月,记录着往事,也承载着城市的生命脉动与发展变迁。
本报《影像乌海》栏目旨在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讲述难以忘怀的乌海故事,感受近50年城市变化的沧海桑田。
■市井故事
海上花开
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艰苦,可一点都没觉得无聊,每天可玩的东西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是踢毽子。
我们那时候的毽子,不是现在商店里卖的鸡毛毽子,而是自己做的五颜六色的毛线毽子。做毽子,首先要找几个垫片。这个垫片,形状需要是圆形的,中间要有孔。最理想的就是铜钱,实在没有还可以用铁片。
■市井故事
岁月是一壶老酒,越酿越醇。 故事是一盏清茶,越泡越香。 我有酒,也有茶, 你有故事吗?
市井故事栏目现面向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你”征文,请把你生活中那些曾经让你流泪、让你追忆、让你欢喜、让你悸动、使你感到温暖、给你新的力量、送你心香一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