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第05版:
  • 滨河街道党工委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滨河街道党工委积极引领辖区共产党员投身于基层治理工作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码。

    滨河街道党工委不断精细网格化治理,持续推进“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依托网格“520”工作法,采用五步工作法、网格化治理人员信息牌、滨河街道网格工作群、滨河点点通App、网格员工作日志等方法,实现“惠民、亲民、爱民、服务为民零距离”。今年以来,街道通过网格收集等方式,为居民化解了市容环境、私搭乱建、楼道整治、安全生产、文明养犬、物业矛盾等各类问题,形成上下协同、区域联动、分级管理、全面覆盖的有效机制,奠定社会治理科学、精细、快速、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不断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做好硬件基础保障,建有特色库室、民族团结“石榴之家”、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红色物业活动室等,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此外,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精心策划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的业余生活添彩。

  • 迈出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社保服务不仅影响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上下同心,奋力拼搏,务实创新,优化服务,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推动全区社保事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 线上“周末大讲堂”

    近日,海勃湾区图书馆开展了线上“周末大讲堂”(第十三期)学习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毕晓敏 摄)

  • 海区妇联为低收入“两癌”妇女发放救助金

    本报讯 为扎实做好低收入妇女的救助帮扶工作,11月25日,海区妇联举办“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发放仪式,为符合条件的8名低收入患病妇女每人发放救助金一万元。

    自全国妇联“两癌”救助项目实施以来,海区妇联积极宣传“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协调优势,不断深化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活动,先后为45名“两癌”患者争取到救助资金45万元。

  • 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多措并举 助力医院绩效考核提升

    本报讯 今年,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成立了公立三级中医医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大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力度,并对以往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绩效考核指标展开量化和细化,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该院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纳入科室目标管理考核中,通过绩效奖惩制度的实施提高各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通过对数据采集节点和内容的完善,有效收集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根据2021年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问题逐条提出可行性整改措施,持续强化绩效考核数据的“五性”“四率”;对医务人员进行病案首页填写及合理用药培训,通过实例讲解填写病案首页存在的问题及避免出现逻辑性错误的重要性。 (毕晓敏)

  • 下足“绣花功夫” 确保秩序规范

    本报记者 毕晓敏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面对城市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始终坚持精准发力、系统谋划,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先,以“绣花”功夫推进全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该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以学促干,采取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群众关切,从问题入手、从细节改起,下足“绣花功夫”,主要针对市容市貌管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公厕维修保洁、垃圾、渣土运输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综合治理,确保城市环境秩序规范整洁、文明有序;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工作标准,明晰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不细、作业不精等现象。由该局牵头,区商务局、消防、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交警等部门配合,成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专班”,针对城市牛皮癣、城市管理顽疾开展专项治理,对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精细化梳理、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切实做到查找问题精准、整治问题精到、日常管理精细,让精细化管理工作发挥新实效,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通过全方位整治和巩固提升,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整洁优美、方便快捷、文明和谐的城市新形象。

  • 实验小学开展趣味识字活动

    本报讯 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开展了“趣味识字”剪贴报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能力,同时,让他们感受汉字魅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活动中,学生们留心观察身边物品,和家长一起收集剪贴素材、制作剪贴小报。通过“找”,扩大识字范围,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把学习融入生活中,同时也加强亲子互动,增进彼此感情。通过“贴”,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绘画和排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巧妙利用色彩、图案完美搭配,制作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识字剪贴报,成为鲜活的“识字教材”。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