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9月2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庆东到国能乌海能源公司公乌素煤矿调研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贾庆东一行先后来到该矿生产指挥中心、入井副井口等处,详细了解视频调度系统运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设施设备运转以及下井人员数量、矿领导带班和井下工作面配置等情况。随行专家深入井下开展了检查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市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通过全面实施水权流转制度,按照“以工补农,以农哺工”的模式,打通工农“水脉”,引导水指标向高效率、高效益行业流转,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护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 为进一步做好农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不断更新完善收运处置设施,近年来,市住建局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已累计争取到位365余万元,用于农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
我市现有14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农区常住人口8080户、19656人,配备垃圾桶1270个、勾臂式垃圾箱254个、清运三轮车10个,实施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2022年,全市农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达100%,超额完成自治区住建厅下达的目标任务。
■我们的节日·中秋
9月24日,海勃湾区海馨社区举办了“巧手做月饼 花灯迎中秋”活动。
活动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花灯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了花灯制作,并一起做了月饼,大家有条不紊地擀皮儿、包馅儿、填模子、压花儿,忙得不亦乐乎。当看到一个个冰皮月饼制作完成,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活动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也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王蒙 摄)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投入“三个全覆盖”工作要求,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管理、了解掌握科技惠企政策,近日,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三个全覆盖”科技惠企政策专题培训和“一对一”入企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掌握科技项目申报、资金管理和惠企政策。
近年来,乌达区始终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纽带,以务实举措抓好热线案件办理,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统筹调度,高站位抓推动。乌达区把12345热线作为吸纳民意、服务民生、解决民困的重要平台,以“快、优、便、实”为工作目标,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推动热线案件办理工作从“受理数量”向“受理质量”转变。建立区级领导带头抓、部门领导系统抓的工作格局,召开案件线索分析研判会,压实责任,高质高效办理案件,切实以高响应率、高解决率、高满意率赢得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依托市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每周常态化进行调度汇总,将收集的社情民意与公共安全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实现民意引导,切实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
近日,市融媒体中心志愿服务队联合包联共建清泉社区共同开展“礼让斑马线 佩戴安全盔”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行人讲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倡导行人、骑行电动自行车人员遵守交通法规,树立“人人都是执行者,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文明交通理念。 (闫子唯 摄)
9月12日,在市三中初三(三)班的一堂数学课上,教师郑兰栓正在给学生讲解方程,他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今年3月,从教40年,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郑兰栓正式退休。随后,在海勃湾区银龄教师计划的召唤下,郑老师又重新回到他钟爱的讲堂。
近日,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车辆事故救援暨新能源、危化品运输车辆处置技术培训班。培训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交流、现场演练等形式,培训内容包括常见车辆结构、新能源车辆事故处置、车辆事故救援基础医疗知识与应用等16个科目。图为消防救援人员开展车辆事故救援演练。 (黄建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