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第07版:
  • 达人说,可以从写书评开始

    本报记者 韩建慧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因为喜欢阅读,所以写作的愿望总会被勾起。

    就像演员“演而优则导”一样,当一位热爱阅读的读者在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后,总会产生参与创作的冲动,将思想输出、将文化分享,从而走上从阅读者到写作者的蜕变之路。

    但也有很多读者,始终徘徊在写作的门槛之外。不少读者都坦言,一旦提起笔来,就会陷入纠结,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写,或者好不容易开了头,却发现写不下去。即使写了一大半,也会陷入结尾焦虑之中。

  • 《最高的人道》

    余凤高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为寻求真相,揭示人体发病机制,西方医学史上的伟大先驱者们,不惜以自身做生理和病理实验,进而奠定了现代医学。他们的行为高山仰止,为了忘却的记念,这就是出版这本书的初衷。

    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几乎是灭顶之灾的传染病,诸如鼠疫、梅毒、天花、伤寒、疟疾和黄热病等,最终被一一战胜。在人类与疾病这一漫长的博弈过程中,医生们的自体实验居功至伟。

  • 《每天5分钟断舍离》

    [日]山下英子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每天5分钟断舍离》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心理励志类新书。这是一场与拖延和懒惰的博弈。从小处入手,从5分钟开始。让空间重现光彩,让时间更有余裕,让生命更有意义。断舍离不是能不能、会不会,而是做不做。很多人了解断舍离,也需要断舍离,但是迟迟不行动,不断找借口延迟改变,这本书将促进读者积极行动。杜绝7种“不行不行”式思维,巩固自我轴,并对玄关、料理台、冰箱、浴室等13处居所空间整理给出了具体指引,帮助读者更快找到自己的断舍离节奏。 (转载自《南方日报》)

  • 一部妙趣横生的科学史

    《科学外史Ⅳ》《科学外史Ⅴ》是一套妙趣横生又经得起读者反思的“科学史八卦”,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科学史系的江晓原教授,延续5年前那种可爱的幽默感,将伟大的神坛与肃穆的祭坛再次同时推到“好奇者”面前,让人在字里行间轻松且从容地穿梭于多个时空的多个学科,感知到有深度的知识也可以极为有趣,同时,恍然大悟——“我们可能仅是知道,但未必知道如何鉴别”,学会质疑、记得怀疑,远比盲目“吸收”更值得成为时代精神。

  • 文物光华 万山无阻

    文物,承载长久延绵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根魂所寄。

    本书上篇以文物流散的10个重大事件为线索,钩沉国宝曲折流失真相:圆明园文物、敦煌莫高窟、昭陵两骏、殷墟甲骨、清宫宝藏、天龙山石佛、宋元名画……下篇精选108件海外遗珍,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于清,领略难得一见的中华珍品。

  • 《玛雅史》

    罗伯特·J.沙雷尔洛·P. 特拉克斯勒 著

    杨靖等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结合本世纪最新的玛雅遗址的考古成果和玛雅文字的破译成就,作者以玛雅王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为时间轴线,系统讲述了从公元前文明的起源到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结束的玛雅近3000年历史。本书全景式地为读者展现了被誉为“森林王国”的玛雅在不同时期王国的贵族政权、平民生活、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成就,更对玛雅王国的文字书写、天文历法、神庙建筑、雕塑绘画、原始农业、内外贸易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转载自《北京日报》)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