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石夫
十月,风匆忙织就一张金色的网
急速地拂过这片田野
过往里,麦浪曾如泣如歌
十月,继续着岁月悠长的呢喃
当我们想坚强地超越严冬
早早地躬下身躯相迎于春时
十月,林间落叶无奈地铺满小径
每每轻落一步都踏响时间的回声
想诉说几年前离别之愁
想吟唱出如今归途的渴望
雷长江
秋之望
站在秋天的路口,飒飒的风、淡淡的云以及浓浓的草香带我走进秋天的画卷。
抬头仰望高远的天空,澄澈碧蓝,海一样的宽广与浩渺。身旁熟悉的土地,徜徉在阳光下的庄稼孕育着金秋的成熟与丰硕。
远方那巍峨的山的曲线,尽显逶迤与柔媚,清晰若然的山峰、裸露的岩石和峭壁,一会儿淡蓝,一会儿褐紫。秋水静默,潺潺地流向远方,汇聚成一泓清清的湖,倒映着蓝蓝的天,微微涟漪悄悄荡漾。
赵存伟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水平。时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如何理解小康社会对中国人的影响,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我们在迈入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记录和反思的地方?如何用文艺作品来记录这样的“新时代”?人的价值、人的需求,人对世界的理解、人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如何呈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文艺家们多做一些思考。
黄伟兴
夏的影子已经走远
秋,就悄悄站在了门廊
风,不再那么热烈地拥抱
而是带着一丝凉意和桂花的香
银杏叶,一片接一片
轻轻飘落,像时间的碎片
每一步,都踏在了金色的梦上
那梦里,有童年的欢笑和远方的呼唤
雨,细细地下着
不像夏雨那般狂放不羁
它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像是诉说着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
摄影
(杨利军)
黄链洲
黄河浩渺,塞外明珠。乌金焕彩,碧海凝酥。踞蒙西而揽胜,临河套以称殊。峰林耸秀,叹造化之神妙;湖水澄莹,映天光于画图。
尔其历史悠长,人文厚蕴。岩画奇瑰,先民之遗迹可考;古城幽寂,岁月之往事堪书。汉风唐韵,曾传边地;蒙俗回情,共睦里闾。昔者,驼铃摇响于沙碛,丝路通连于远途。贸易频兴,各族相欢于市井;文明互鉴,多元交汇于斯区。
乔金敏
我只是站在风中——
没有把你作最后挽留
因为,你的香气
早已沁入我的心脾
拈花。写诗。一瓣一字
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绽放时。那么灿烂,那么彻底。
好像从没想落花的事情
零落时。那么干脆,那么悠然。
好像已忘记开花的情事
而你说:“即便把球扔到
月亮上,也会落下来……”
落尘
夜凉如水
窗外的天蓝得很虚幻
一缕别致的风划过
如你温暖的呼吸
纤云弄巧
你又来梦里造访
衣袂飘飘
微笑中有一影古远的忧郁
我只奉上虔诚的目光
仿佛一种信仰
步履你的留痕
嘤嘤凄凄
夜来香的嘘息
浮在那些往日的情节
我把她们折叠成
季节交替的日子
在寂寥午夜,等你
岁月温良
杨明德
这日,我和朋友冯先生傍晚如约在乌达巴音赛河边散步。
气候一天天在变凉,一早一晚寒意十足,高大的乔木已黄叶飘零,爬山虎及火炬树的叶,红如枫,殷殷如血。巴音赛河中蒲苇已蕙白梢黄,唯独毛白杨树还依旧合抱挺拔,隽秀青翠。二人边散步边赏景,突然见写有“巴音赛瀑布”那块高大假山石上,有只白鹭盘旋落下。朋友惊呼:“是那一只,多么熟悉的身影啊!”我也辨认出是那一只:“是啊,它又回来了!”二人同时慨叹:“动物比人痴情啊!”朋友又感叹地说:“有句谚语说,‘雁孤一世,鹤孤三年,鹊孤七天’,真是一点不假!”我赶紧掏出手机,见百度果有此条谚语,意思是配偶死后,大雁会孤独一辈子,仙鹤是三年,喜鹊只有几天。这说明古人早已发现了这些鸟儿,对另一半的牵挂和痴情。
摄影 (宁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