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第05版:
  • 优化营商环境启新篇 招商引资服务再升级

    ■干字当头 锚定攻坚突破年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近年来,海勃湾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海勃湾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这一切都离不开海勃湾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和做好企业服务方面的持续努力。

  • 打造“三维联动”体系 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素养

    本报讯 (记者毕晓敏)近日,海勃湾区各学校积极响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精神,构建“三维联动”育人体系,将汉字文化深度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书写素养,真正实现“以字育人、以文化育人”的教育愿景。

    在海勃湾区的各所学校,汉字书写教育已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通过“甲骨文探秘”等沉浸式课程,亲身体验汉字演变的独特魅力。活字印刷、竹简书写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汉字的深厚底蕴。高年级通过举办“诗词书写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每面墙都会说话,每处景都可临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书写水平。

  • 政策宣讲下基层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近日,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进基层”专题宣传活动,与辖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代表面对面交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 绘纸鸢

    3月30日,海勃湾区新华街道清泉社区开展“追思怀古绘纸鸢,清明习俗共相传”清明节活动。 (段维娜 摄)

  • 北疆文化薪火相传 全民共享艺术盛宴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毕晓敏

    在海勃湾区文化馆的民族舞教室里,一阵清脆的地板敲击声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海勃湾区市民文艺培训学校春季班民族舞课程正在进行。学员们身着轻便的舞衣,在老师的引领下翩翩起舞,尽管多数人是零基础,但他们的热情与投入,让整个教室充满活力与激情。

  • 文物保护法宣传

    为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扛起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责使命,近日,海北街道佳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 (毕晓敏 摄)

  • 以温度传承经典 非遗焕新生

    ■弘扬北疆文化 看非遗

    本报记者 毕晓敏

    近日,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和社区的非遗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葫芦烫画课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非遗葫芦烫画传承人苏海峰凭借精湛的技艺,向居民们展示葫芦烫画的独特魅力,让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 播撒爱国种子

    海勃湾区第一幼儿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爱国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等,在幼儿心里播撒爱祖国的种子。 (陈洋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