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第05版:
  • 海勃湾区持续优化帮办代办服务

    本报讯 (记者段维娜)近年来,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精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企业群众负担大幅减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负担大幅减轻。海勃湾区帮办代办服务推动重点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企业设立实现“0.5日办结”,复杂事项群众跑动次数平均减少3次。特殊群体办事便捷度显著提升。日前,“红石榴”帮办员车军梅全程协助一位行动不便老人,20分钟内完成社保卡信息维护与养老资格认证,避免老人在窗口间奔波,获得老人连连点赞。

  • 筑牢安全堤坝 护航高质量发展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精准施策补短板

    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海勃湾区坚持问题导向,迎难而上,精准发力,筑牢安全防线。针对上年度安全生产考核指出的关键问题,海勃湾区迅速行动,逐项落实整改。海勃湾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建设项目作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基础设施,主体建筑建设已顺利完成,待后续资金到位后,将进一步完善设备购置、场所建设基础支撑系统以及软硬件集成等后续建设任务。

  • “周一百姓戏台”:绽放时代光彩

    ■弘扬北疆文化 看非遗

    本报记者 毕晓敏

    二人台作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发源于清朝中叶,融合了晋陕民歌、蒙古长调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走西口移民文化与农耕、游牧文明交融中成形,被誉为“黄河岸边的艺术明珠”。为传承这一珍贵艺术,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温馨社区创新打造“周一百姓戏台”活动,点燃传统艺术新活力。

  • 安全生产大于天

    ■短评

    毕晓敏

    “安全生产大于天”,这7个字重若千钧,既是不可动摇的理念,更是必须扛起的如山责任。它时刻警醒我们: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最大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不容有失。我们的行动印证了“防”字当先的深刻内涵,将一切隐患消弭于未然。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体现在未雨绸缪的防汛部署,也贯穿于日常各个关键领域的常态化“大排查大整治”中。每一次风险排查,每一条隐患整改,都是对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安全生产的防线,唯有以“万无一失”的严密防范,才能避免“一失万无”的惨痛后果。

  • 海北街道长青东社区 奏响廉洁“三部曲””

    本报讯 (记者陈洋)组织廉政课堂、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多角度宣传廉政文化……近年来,海勃湾区海北街道长青东社区不断创新载体和工作模式,以多项举措“廉”动发力,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海北街道长青东社区开展廉政课堂活动,将廉政教育与警示教育深度融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为契机,以“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组织党员通过集中学、自学的形式,增强党性意识,提高政治定力,筑牢廉洁思想防线。同时,利用线上平台,通过社区学习讲堂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推送廉政知识、廉政故事等内容,让党员随时随地学习不断线、不掉队,真正上好“廉政课。

  • 多维度打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绘就最美画卷

    ■全民阅读 书香乌海

    本报记者 毕晓敏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于书香的浸润里成长。海勃湾区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热情,全区现有的19所学校立足实际,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书香校园建设,赋能教育优质发展。

    名家进校园 点亮读写之光

    儿童文学作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阅读的天空。他们带来“阅读到位 事半功倍”主题阅读写作专题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的盛宴。

  • 关爱残疾人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智力障碍群体,促进残健融合,近日,海勃湾区残联组织开展了“牵着蜗牛去散步”公益健步走活动。 (毕晓敏 摄)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