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第06版:
  • 一双难忘的塑料凉鞋

    ■市井故事

    冯宽

    我天生汗脚,不仅天热时出脚汗,数九寒天脚也出汗。每年五月初,我就会准时换上凉鞋,可昨天我在鞋柜里找凉鞋,怎么也找不到。姑娘回家见我翻箱倒柜,问我:“爸,你这是找啥呢?”我说找我的凉鞋。姑娘说:“爸,您的凉鞋都穿了三个夏天了,变形了,我给扔了。”说着姑娘拿出一个新的鞋盒说:“爸,我给你买了双品牌皮凉鞋……”我不高兴地腹诽:好好的凉鞋,怎么就扔了呢。一时我心中感慨万千:生在好时代的女儿,哪里懂得我们这代人的不易?我不禁想起了50多年前的那双“彩色”塑料凉鞋。

  • 方寸之地菜飘香

    ■市井故事

    杨星灿

    一座楼,一个院,楼的前后有两间凉房。后院,在楼房与凉房之间,有一片宽约七八米的空地。大部分业主在自家凉房前的空地上开出一片小菜地,每片菜地只有五六平方米。业主们每年春种秋收,自食其果,自得其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家的那片小菜地上,主要种了3种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当时也有人种豆角、黄瓜、西葫芦、韭菜和大葱的,五颜六色,清香扑鼻,引来蜂飞蝶舞,小院里充满一派生机。

  • 投稿须知

    ■市井故事

    岁月是一壶老酒,越酿越醇。 故事是一盏清茶,越泡越香。 我有酒,也有茶, 你有故事吗?

    市井故事栏目现面向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你”征文,请把你生活中那些曾经让你流泪、让你追忆、让你欢喜、让你悸动、使你感到温暖、给你新的力量、送你心香一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 市第三中学的变迁

    ■影像乌海

    本报记者 赵荣

    拂去历史的尘埃,翻开珍藏的城市相册,乌达矿务局、红楼、乌海火车站、“一通厂”、跃进火力发电厂、漠中泉啤酒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岁月,记录着往事,也承载着城市的生命脉动与发展变迁。

    本报《影像乌海》栏目旨在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讲述难以忘怀的乌海故事,感受近50年城市变化的沧海桑田。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