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第03版:
  • 乌达区:扩权赋能为发展蓄势

    本报讯 (记者刘春霞) 近年来,乌达区着眼于减负后,基层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明确路径、充实力量、加强保障,激励基层干部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书写群众满意答卷。

    资源下沉、精准施策,由“坐等群众上门”向“主动靠前服务”转变。乌达区推动建立镇(街道)“赋能清单”,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创新实施“五服务三保障”模式,梳理可为村(社区)提供的便民、公共、政务、专业、创新5类服务和资金、人才、制度3方面保障,共42项具体内容,并在全区范围内公示,改变“事下人不下,责下权不下”的不对等关系,确保基层“接得住、办得好”。

  • 党建引领聚合力 服务群众暖民心

    ■模范风采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文/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支部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支部主体作用,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坚持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亮晒比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办好两件大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建设堡垒支部1371个、占比82.34%,创建坚强堡垒支部372个、占比22.34%,选树打造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5个,被自治区命名“坚强堡垒‘模范’支部”7个。

  • “助老餐厅+活动室” 幸福“润到家”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文/图

    3月24日,记者走进海勃湾区海北街道黄河社区,随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幸福气息。今年以来,社区以“润到家”党建品牌为契机,通过创新推行“助老餐厅+棋牌活动室”的服务模式,让辖区内的老年人切实享受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临近中午,助老餐厅里热闹非凡。餐厅面积达150平方米,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三四十位老人就餐。温馨的装修风格搭配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桌椅间距合理,方便老年人自由走动,每一处细节都尽显对老年人的关怀。墙上张贴着一周菜单,每日菜品不少于3种,涵盖主食、热菜、凉菜和粥类,清淡、软糯的菜品,十分符合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需求。

  • 海勃湾区:“热心人”汇聚基层治理新力量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 刘春霞

    当晨曦洒向大街小巷,他们已在奔走忙碌;当邻里间出现问题矛盾,他们及时出面协调;当社区发展需要群策群力,他们踊跃建言献策。在海勃湾区,有这样一群“热心人”,他们岗位不同、背景各异,却都满怀热忱。从老旧楼道到新兴单元,他们活跃在各个角落,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共同绘就“小社区、大治理”的崭新蓝图。

  • 开展政策宣传

    近日,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组织税干深入金裕市场了解商户生产经营情况,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助力经营主体及时准确享受税费红利。

    (刘春霞 摄)

  • 以“热心人”聚基层治理合力

    ■短 评

    刘春霞

    在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中,“热心人”活跃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汇聚起强大合力,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热心人”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力量。他们扎根社区,或是活跃在街头巷尾的退休职工,或是乐于奉献的年轻志愿者,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邻里的关怀,成为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担任楼栋长、单元长,他们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政策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居民,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政策的利好,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